第十三讲虚空生命(1)
(2004年12月9日)
两个七打完了,还剩一个七。从大家修行的情况来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可以看到,不是一两个七就能解决修行中的所有问题,修行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从进入佛门第一天起,我们就进入修行的阶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修行历程。只有发起这样的大心,修行才有究竟成就的可能。修行不能急于求成,不能片面追求某种功能,而是要使身心素质整体上有改变有进步,这是修行的实际要求。
修行本来就是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整个法会,人与人之间要有一种和谐共处的互助关系,所以叫道友。我们对所有参加活动的在家人出家人,都要心怀善意,以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理念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所谓善用其心,就是要尽其善心,存其善心,处处体现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的心态。对身边的人,邻座的、同房间的,都要善用其心。总想到身边的人时时刻刻在成就我、帮助我,也应该时时刻刻以不同的方式成就大家、回报大家,这就是善用其心。不但是对现场的人如此,还要想到大地一切众生,见面的不见面的,想到的没想到的,所有的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成就我当下的生命、当下的修行、当下的一切。没有所有人的成就,没有所有众生的成就,没有所有情与无情的成就,我们当下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只有时时刻刻想到这一点,我们结缘的心、分享的心、回报的心,才可能成为当下的现实、当下的心态、当下的行为。否则这个理念永远只是一句空话,不能够落实。所谓善待一切,就是要以善来对待一切。对周围的人要善待,对每一个生命要善待,对每一棵小草,每一粒沙子、每一粒尘埃,我们也要善待。因为它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每一粒沙子、每一棵小草、离不开星星太阳和月亮。整个宇宙都在为我们现在的生命提供生存发展的条件,我们应该用感恩的心,用分享的心,用结缘的心来对待所有的存在。能够如此,心量就能广大,当下这一念心就会调柔,就会真正成为菩萨心、博爱心。修行的真正目标,就是要改变我们的身心世界。身心世界怎么改变呢?一定是从每一件具体的小事做起,冲一杯茶、扫一片地、洗碗、擦桌子,用具体的行为来回报每一个成就我们的人,用慈悲心、用爱心来对待世界上所有的存在,感恩一切万事万物成就了我当下的生命。能够以这样的心态修行,每个人都是朋友,每一粒尘埃、每一棵小草,都是我们生命的光和热,都是法身中的一切。
虚云老和尚开悟以后说了这样一首偈子: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山河大地都是如来法身,所以每一粒沙子、每一棵小草、每一粒尘埃,都是清净法身。赵州和尚说:我有时将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有时以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一茎草和丈六金身是平等的,是无二的,是无分别的。因为一切法都是佛法,一切法都是实相的体现。我们能够这样认识万事万物和我们生命的关系,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善待每一个人,不善待天地万物。
(原文来自实修驿站;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网; 20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