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四食(2)
宗教家的修行,佛家也好,道家也好,都是从气入手。佛家把气叫做息,道家把息叫做气,名称不同,东西是一个。从佛教止观的角度讲,呼吸有风、喘、气、息四个层次。最粗的是风,其次是喘,第三是气,第四是息。所以息是比气更加深的层次。从风练到喘,由喘练到气,由气练到息,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目标。调呼吸要调到息的阶段才算是调好了,息调好了才坐得住。为什么坐不住?为什么腿子疼?为什么腰伸不直?呼吸没调好是主要原因。呼吸调到息的深度了,自然坐得住了,腿也不疼了,腰背也伸直了。你想靠,不能靠。你一靠到那里,呼吸就不顺了。各人自己来体验体验,看看是靠在那里好呼吸,还是腰板自然挺直好呼吸?肯定是腰板挺直呼吸顺畅。我要求大家把腰板挺直,不要靠墙,任何东西也不要靠,这并不是我苛刻地要求大家,故意与大家为难。这是修炼的要求,是自古以来无数修行人的经验总结。我们一定要接受这个经验,你修才有成就,才有效果。你不像这样修,没有这个姿势,你八辈子修也没有效果。
调呼吸,注意呼吸,实际上就是维持生命的元气,补充生命的元气,使身心能够安定下来,进入修行的状态。调息没有别的诀窍,就从数呼吸开始,从一数到十,不快不慢,一呼一吸数一次,一呼一吸数一次,数到十,又从一开始。心专注于数字,观察呼吸,自然心就定下来了。心定下来了,气息就会顺畅,人就有精神,就不会睡觉,也不会打妄想。一个有精神的人,他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战不胜困难的人,一定是没有精神的人,没有勇气的人。
世间的一切事情要成就,就靠有精神、有力量,学佛亦复如是,修行更是这样,都是要靠精神力量的支持。没有精神力量你永远是失败者,在任何地方不会有成功、不会有成就。即使你去做小偷,也得有精神。这是从最没有出息的事情来说精神的重要,何况修行这件大事呢?没有精神,无精打采的,往那儿一坐一躺一靠,哪里是修行啊?那叫混日子,不叫修行。像这样的混日子太苦,坐在这里多难受啊。如果说不晓得修行,坐在这儿难受极了,可以说真是度日如年,三个七比三十年还长。腿不知放到哪里好,是伸着好,还是弯着好?怎么也不好。我看大家这样的情况也有不少。要有精神,把整个注意力集中。四祖大师告诉我们守一不移。你精神集中了,腿也不知疼,累也不知累,瞌睡更不会来干扰你。
固体的、液体的、气体的三种食品都要调好,特别是要调好气息。这个食品最有味道,最能够滋补我们的生命。什么滋补品都是假的,唯有气息的滋补,那才真正是补元气。你气息调不好,精神不够,补什么东西都没有用。希望大家在下一个七,好好提起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争取每个人都有重大的进步。
(原文来自实修驿站;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网; 20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