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一气桩功法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3006次日期:2017-03-17 21:09:59

八段锦
        八段锦是易筋经洗髓经内功心法中的一个功法,在社会上流传颇广,功法版本,各有不同。此次推出之八段锦功法是少林寺寺院内练的古老功法,与社会上的流传功法不同。此功法以运动血脉为主,功法招式细腻,呼吸调节有续,经络气血调节分明,较其它练法功效显著,短时间内练习即可达到内实精神,调和心神,练功后给人一种身心愉悦、舒适、轻松、明安之快感,精神充沛。
        此功法为立功,练习此功法以调和阴阳,通理三焦为主旨。以动入静,专注其心,以五脏六腑之内动,以安元神,动静相宜,以外五形之动(眼、手、身、法、步)顺内五形之气(心、肝、脾、肺、肾),发其生机,神其变化,通和上下,和畅气血,去旧生新,充实五脏,使其整齐昂然,邪气远离以达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病。通过功法练习,使气脉升降有续,补不足之元气,泄体内积存之糟粕,互为消长,妙用无穷之天地正气。涵养身心,祛病延年。
 
        浑元一气桩
        浑元一气桩者,即调和内气、经络的一种内养桩功。
        在佛、道两家修炼内功者及众多武术流派中无不注重桩功之练习,通过站桩达到凝神静心,调和阴阳,使其精、气、神健旺充盈,以调和周身之气机,经脉通畅,精积气满,以达调身、调气、调心之目的。
        一:调身
       凡各派武术皆以站桩为根基,古时北方谓之「马步站桩」或曰「骑马蹲裆式」。南派谓之「地盆功」或「扎马」。只是名字不同而异。又有高桩、低桩之分别,是以站桩高低姿势而区分,但皆以站定凝神守气为根本。
       习练武功者,通过站桩,一者:调气。二者:练习不动心,使上浮之气下行,畅通周身气脉经络。三者:锻炼筋骨,调和外五行(即眼、手、身、法、步)之协调,使精、气、神生发充满。站桩得其法且久者,两腿生精,精气上行,则强腰健肾,因而习武之人多身手矫健,反应灵敏,步法灵活,精神十足,皆因站桩而受益多多。
        二:调气调心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站桩时使身心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以调息之法门入手,先使之达到心平气和,凝神调气,进而以意导气,使自我充塞与天地之间,与天地精神合而为一,物我两忘,气血经脉自然充盈周身及四肢百骸,气脉鼓荡,经络通畅,调和阴阳两气,培元固本。《阴符经》讲「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久之体内气机发动;「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使气脉升降,不失其实,以达祛除疾病,养护生命,健康长寿之目的。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作用: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鵰 作用:疏通肺经,同时治疗腰腿、手臂、头眼部等疾病。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作用:调和脾胃两经的阴阳,增强人体正气,主治脾胃不和之症。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 作用:疏通带冲二脉及胆经,治疗劳损引起的颈椎和腰椎疾病。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作用:通心包经、心经、小肠经,治疗心火旺所致的气血两虚、头昏目眩和脚步不稳,增强腰力、腿力和眼力。
第六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作用:利用颤足使得脊柱得以轻微的伸展和抖动,去邪扶正,接通任督二脉,贯通气血,消除百病。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 作用:疏通肝经、胆经,治疗气血两虚、头昏目眩、头重脚轻,增强臂力、腰力、腿力和眼力。
第八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作用:通肾经和膀胱经,强筋骨、固腰肾,治疗腰酸背痛,手脚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
 
                          (内容来自实修驿站: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生活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