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夜话-第十四讲家就是路,路就是家 (2004年12月11日)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2960次日期:2020-01-20 23:17:52

第十四讲家就是路,路就是家
 
    (2004年12月11日)
 
    第三个七又过了两天,时间很快。大家在用功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和境界。有的人出现轻安,出现明净;有的人能够有一些见解,写几句话出来;有的人能够坐几支香不起座。总而言之,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有的居士问:轻安明净能够保持,距离归家还有多少路?我想,归家的路没有一定的距离。当下就是路,当下就是家,一点距离也没有,这叫顿超直入;还有的呢,十万八千里,这一辈子到不了家,下一辈子也到不了家。这就要看每个人的根机与用功是否努力勤奋。用功到了纯熟绵密的时候才能够出现轻安明净。但轻安明净还只是一种境界而已,只是在慢慢接近那个真实。坐在那里能够写出几句话来,那是一种理解,而不等于就是那个事实。我们要见到的真如佛性本来面目,它不是理论,不是常识,不是学问,它就是实实在在的事实本身。真正见到了,当下是说不出来的。好比我们现在天天在观照,数呼吸也好,参话头也好,不是在话头上找见解找说明,而是要保持得住,直接见到那个事实。即使是数呼吸这样简单的事,也不是在呼吸上找个什么东西,只是守住它,不需要去理解它,也不需要去说明它。你一加上理解,加上说明,你连呼吸都守不好,专注的心态就没有了。
 
    我们所要用的功夫,就是在你看或守的过程当中,一直保持住用功的状态。开始的时候可能似有似无,因为你把持不住。一旦你能把持得住,就没有所谓能看与所看,能守与所守,能所就成为一体了。到能所成为一体的时候,没有心也没有境,纯粹是一个无心,是一道墙壁,是一块铁板。古人说那是一个无缝塔,没有任何缝隙。只有到了那样的程度,你心里的分别才真正没有了,你心里的妄想才真正没有了,你心里的凡情圣解,佛、菩萨、地狱、天堂,一切都没有了。到那个时候是什么境界呢?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卧不知卧,是那样一个程度。到那样一个程度了,有机缘遇到大善知识的,点拨一下,给你一香板,给你一声喝,就可以直见本来;没有人点拨,触着碰着,也有可能见道。用功不到那个程度,所见到的东西都是常识,都是书上能够找得到的。见到的那个东西书上找不到,那才叫亲见本来,亲见娘生面孔。
 
    这件事不能等闲视之,当然也不要把它看得完全没有可能。就看我们有没有心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一步一步接近它。在最后五天当中,有几位用功很努力,要继续保持,要更加精进,任何时候都要少言寡语,心心念念做自己的功夫,把你的心念放在功夫上。功夫真正用上了路,即使见了最亲的人,你可能一个人也不认识了。你根本就无暇去分别眼前的一切。只有到了那样的程度,才是功夫接近突破的时候。所谓历历孤明,前后际断,前念后念不联系了。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就在这时,一念不生,你就有可能突破。这个时候的空间越大,突破的可能越大。这种突破,是你有生以来,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感受。那是一种实际体验,一种心境上的高峰体验。那种体验,当下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的。只有事后去回味它,可能有一言半句。但你形容来形容去,也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别人看了还是不明白。所以这件事是自己的事情,要不要别人知道?不一定。别人知道了,说:你哪里悟了?你这是瞎扯。人家不相信。因为这是自己的体验,所以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时,千万不要得少为足,千万不要在光影门头停下来。在光影门头停下来以后,你永远没有突破的可能。
 
    是不是说突破了一次就可以了呢?也不一定,还要看看你时节因缘怎么样。所谓禅宗有三关,就是说你至少要有三次大的突破。每过一关都是一次突破。还有祖师说:大悟十八次,小悟无其数。你用功夫猛烈一次,相应一次,就可能有一次的突破,悟境就会不断地加深,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有所突破。悟,初次是破本参,其次是重关,最后是末后牢关。如果用教义上去比附,破本参相当于突破我执,破重关相当于突破法执,破末后牢关,是在整体上消融我执法执的障碍。有执著都是有障碍。障碍有两种: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就是我执,所知障就是法执。每一次悟,就是对这些障碍在事实上的突破,或者说是质的飞跃。有人用量变到质变来比喻开悟的境界。平常不断地用功,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消融烦恼习气,这叫量的变化。随着烦恼习气的消融,忽然碰到一个因缘而有所突破,这叫质的飞跃。从量变到质变,从渐到顿。量变等于是渐,质变等于是顿。当然这些说明都不是那事实本身,不过是用可以理解的文字,使你能够透过语言文字的说明来对照观察你自己的心境。总而言之,如果你心里还有两件事,那没有悟的可能。有个能,有个所;有个心,有个境;有一个二元对立在,那就不是悟。那仅仅是你在管照自己,好像放牛人一样,把牛鼻子拽得紧紧地,不让它犯人苗稼,那就说明你还有人有牛,还有对立的东西在那里。只有把对立的情景消融了,只有心,没有境,心境交融成为一体,那才是到了无心用的境界。到了无心是不是就是了呢?古人说: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万重山。只有到了无心亦无,寸丝不挂,才会有真正突破的可能。
 
    大家最后这几天一定不要放逸,大家一定要遵守打七期间的规矩,禁语,按时来禅堂,来的路上也要保持安静不说话。语言就是分别的符号、分别的表现。要说话,一定是起心动念在那里分别。分别就是妄想,妄想就是我们要突破的最大障碍。只有消除了这些障碍,才能心心念念在功夫上。这样我们进步可能会快一点。还有五天,有没有再开悟的呢?如果有,那就是我们这次禅七法会的殊胜因缘。如果没有,我们也结未来缘,为下一次的法会,为长期的修行打下基础,这也是无上的因缘,希望大家努力珍重!

(原文来自实修驿站;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网; 20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