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夜话-第一章- 第二讲无心合道(2)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2783次日期:2020-01-13 22:52:47

 
    第二讲无心合道(2)
 
    做这件事,落实这个要求,有各种各样的手段。作为禅宗的门庭,要求我们用禅宗的方法来落实修道这件事。禅宗,有接受上根利智之流的功夫,也有接受一般人的功夫。四祖道信他所提倡的修行方法,叫做守一不移。也就是说,找到一个方法了,就不要朝三暮四,要始终坚持你自己认为相应的方法,那就是守一。四祖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提倡念佛禅,以念佛来管住此心、净化此心。念佛,本来是修习禅宗开悟法门的根本方法,后来净土宗把念佛同往生西方结合起来,把念佛与求得当下的开悟逐渐分离了,这个方法就成了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个方便。禅宗到后来又提出参念佛是谁,目的就是要把念佛这件事重新规定到开悟上来。能够悟到念佛的是谁,就是禅宗的方法,仅仅是念佛,不反问、不找出念佛的主人翁是谁,当生当世要得受用。所以从元朝、明朝、清朝、民国,一直到现在,禅宗提倡的修行方法叫做参话头,大部分是以念佛是谁作为一个话头,一种方便。这是我们中国的情况。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各国,修习禅宗不是用参念佛是谁这个方法,他是用的赵州和尚的无字公案,提倡参究无字。在用功夫的时候,不是在无字的意义上去理解它,而是把它当做一个疑问。这个疑问来自赵州和尚对学人提问的回答。学人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狗子还有佛性没有呀?赵州和尚说:无。就是在这个问题上产生疑情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没有佛性呢?赵州和尚为什么要这样回答?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都没有回归到佛性上,都是在佛性外面兜圈子,不能与佛性相合相应。人人都有佛性,我的佛性在哪里?这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佛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我的佛性在哪里?不要在理论上兜圈子,不要在思维上兜圈子,要直截了当,不起第二念,直接参究这个问题。如果由此生起疑情,就能够把我们当下的狂心控制住。我们之所以不能与佛性相应,就是狂心在作怪。狂心是什么心,是刚才讲到的自私、贪欲、人我、是非之心。
 
    在禅堂里面,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我们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佛性,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那就叫做开悟。开悟了以后怎么办呢?开悟了以后还吃不吃饭、睡不睡觉呢?悟了还同未悟人,照样穿衣吃饭。那么开悟还要做什么呢?开悟以后,穿衣吃饭不会疑惑,举心动念不会疑惑,接张待李不会疑惑,做一切事情都与真理相应,无私无欲、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无牵无挂。那就是开悟者的生活境界。
 
    所有一切,都离不开当下一念。在当下发起疑情:我的佛性在哪里?提起这个问题,不要放过,不要去思考,看住它,使当下这一念同话头保持零距离。零距离就是没有距离。心心念念就是这个话头,心心念念就是追究这件事,这就叫做用功夫。从用功夫的层次来讲,这是有心用。用到纯熟了可以无心用。纯熟以后,一天24小时就是这件事,没有第二念,那就有开悟的希望。所以希望各位在这三七二十一天当中,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参话头:我的佛性在哪里?
(第1/1页)(本章完,请阅读下一章)

(原文来自天下书库;整理:吕志明;大秦岭文化网;20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