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故事-禅堂夜话-第一章-第二讲无心合道(1)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2782次日期:2020-01-13 22:46:58

第二讲无心合道(1)
 
    (2004年11月27日)
 
    古人说无心合道,修道首先要做到无心。无心是什么呢?无私无欲、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无牵无挂。做到这八无,就能与道相应、相合。与道相合是不是就是道呢?还只是说合乎道,能够与道保持一致。众生不能明了佛性,不能当下承担此心是佛,是什么在作怪呢?私心。私心就是自私的心。佛是什么呢?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有最高觉悟的人,肯定是没有私心的人。只要夹杂着一点私心,觉悟就不会圆满。觉悟圆满的人就一定没有自私之心,没有贪欲之心,没有人我是非之心,也没有牵牵挂挂之心。
 
    修行是一件崇高、美好、清净无为的事情。如果自私的心克服不了,贪欲的心更是难于克服,人我是非的心念念都是,牵牵挂挂无时不有,坐在禅堂里,要做到这八无并不容易。不要说从无始以来,就是有生以来,种种的人生经历,无一不是自私贪欲、人我是非、牵牵挂挂。我们仔细反省一下,整个的人生历程就是这么回事。自私贪欲、人我是非、牵牵挂挂,就是人生的迷失,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本。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无不是因为有自私、有贪欲、有人我、有是非,从而引申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被自私贪欲、人我是非所困扰,所以不得解脱、不得自在。
 
    修道就是要反此而为之。要反此而为之,需要多大的力量啊!古人说,修道如逆水行舟。古人还有一个比喻,人生的净化觉悟,犹如从山坡底向山坡上滚石头。这个石头有多大呢?就看我们每个人的发心。发心越大,滚的石头越大;发心越小,滚的石头越小。如果我们都发菩提之心,发成佛之心,那石头就很大了。要从山坡底下往上推,那就要付出全身的力气,一点都不能松懈。只有这样,我们成佛作祖的愿心,才能够在推着石头往上走的过程中得到落实,直到把这块石头推到山顶,那就圆满觉悟,成等正觉。另外一种情况,人生的堕落就像从山顶上把一块石头往下推,只要你稍微使一点劲,石头就哗啦哗啦地滚下去了。这就是说人生的堕落很容易,人生的觉悟很困难。人生要把握,就在这一上一下之间。所以说要做到无心很不容易,无自私的心,无贪欲的心,无人我是非、牵牵挂挂的心。一个没有向道之心的人,要在一念之间放下这些东西很不容易,何况要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修行多么难,用功夫多么难!不在这些很具体、很关键的问题上落实道心,在禅堂坐不下来。腿子疼熬不过,思想乱静不下来,没有道心,没有追求,一切都随着环境转化,总希望这支香赶快结束,钟点走得快一点,因为腿疼得实在难以忍受。很可能你越是难熬的时候,钟点走得越慢。所以一定要把那些向下的惯性全部放下,培养向上的道心,才能有所收获。
 
    刚才讲到无心只是合道。什么叫做合道呢?就是说我们前进的方向与道是一致的。无心是不是就是道呢?因为你还有所无的这一念,所以无心不是道。古人说过: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万重山。能够做到无心,就能与道相应,成就就有希望,但它距离道还有很远的路程。在这个地方的道,既是道路,更是一种受用的境界。从无心合道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就是道路、法门,是方向,是方法。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万重山所讲的就是道,就是实现自受用、他受用的目标。参加禅七,就要把几十年来养成的种种不合于道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放下来,于起心动念之间,觉照自己当下的心态是否能与道保持一致。我们坐在这个地方就是做这件事。(原文来自天下书库;整理:吕志明;大秦岭文化网;20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