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要真修,要实证(2)
参禅集体修有人指导,自己在家里独修没有人指导怎么办?那就要阅读经教,用佛祖的言教来指引路途。经教方面多看《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这些都是大乘了义经典。祖师的语录方面,不必涉猎太多,时间较早的可能更好。比如说看《六祖坛经》、《传心法要》、《顿悟入道要门》,有这三本作指导,也就可以了。特别是《六祖坛经》和《传心法要》,理路非常明白,问题讲得非常透彻,而且都是口语化了的佛法,讲的都是禅修的要点。
藉教悟宗是禅宗提倡的一个根本的修行方法。菩提达摩祖师在《二入四行观》当中就明确指出,我们要藉教以悟宗。宗就是离言的境界;教就是有言说的法门。藉教悟宗,通过有言说的方法达到无言的境界。一切悟境受用体会都是讲不出来的,能讲出来的一定不是,所以叫做离言,叫不立文字。有人把禅宗这一法称为无的宗教,认为无是禅的最高境界。最深入最亲切的悟境,无论你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都是徒然的。所以赵州和尚最后没有办法,就叫人吃茶去。实际上六祖大师也讲过,悟的境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平常有个口头禅:有道无道,自己知道。自己这碗水多深多浅,自己知道,旁观者往往不容易猜透,不容易看明白,只有自己一清二楚。
修要真修,悟要真悟。真修真悟,要有真功夫。有真功夫,就有真见地。没有真功夫,即使有一点见地,也是口头禅,是从书本上学来,不是自己真正的体会。口头上书本上学得来的东西,交流交流,有点作用。你看那些学者专家,讲起禅来,一篇一篇的论文。它传递了禅的信息,鼓吹了禅文化的重要意义。但是它不能够抵挡生死,不能够作为腊月三十日到来的时候见阎王老子的真功夫硬本领。古代的禅师都讲,功夫的真正受用是平时在烦恼堆里能跳得出来,在腊月三十日到来能够自由自在。这两条可以验证有真功夫还是没真功夫。
在烦恼堆里跳出来不容易,腊月三十日到来自由自在更不容易。你看四祖多潇洒,生前就把塔修好,在修塔的过程中还在一直叮嘱,塔是不是修好了?五祖弘忍说:现在塔修好了。他亲自走到山上去,坐到塔里边,跟大家拜拜了,那才叫自在。现在能够出那样的三五位高僧,你看佛教会是什么气象?那样,世人对佛教就会刮目相看。所以说我们和尚,学禅的人,要真正学到一点真功夫硬本领,在烦恼堆里看得破放得下,能够得自在;在腊月三十日到来能够说我潇洒自在地走了一回。你看那个劲头是什么样呢?那就是度化无穷呀!我自己也很惭愧,现在在这里说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自己到了腊月三十日是什么样子。也许是躺在床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原文来自天下书库;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旅游网;2018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