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要真修,要实证(1)
(2004年12月1日)
奋志不知寒夜永,笃行那觉暑天长。这是过去禅堂的一副对联。也就是说,一个参禅学道的人,只要有志气,发奋图强,冬天的夜晚再长,也没有感觉;一个参禅学道的人,如果是精进努力,再炎热的天气也会觉得清凉自在。我们人生的苦,无非就是像冬天的夜晚一样寒冷,无非是像暑热炎天一样热恼。只要我们有大志气,有大精进,再苦也能够度过去,能够有所成就。有愿还要有行,愿是志,行就是精进。有大愿力,有大精进,愿就有了力量。所谓愿力,只有愿没有行,愿不会有力量。有愿无行,愿就是空洞的,总是一个遥远的未来。俗话也说:常立志,不如立长志。天天立志不能起行,志就没有力量。愿就像大海,精进就像高山,用精进的高山来填满愿的大海,那就会有力量,那就是修行有成就的表现。一个修行人主观努力的两大原则,就是有愿有行。奋志笃行,就能够达到人生觉悟的境界。
禅堂还有一副对联,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歇狂心。禅堂用功办道,讲究要有老师的帮助。棒,打你几下;喝,吼你几声。在节骨眼上,用功到一定的火候,一棒打下去,正法眼豁开了。所以七尺棒头开正眼,正眼就是正法眼,就是开悟了。关键时候,用功到了炉火纯青,有老师能够观察到你用功的程度,在问答请益当中,大喝一声,学人就有可能狂心顿歇,菩提现前就成就了。
老师对学生的帮助启发各种各样。讲说是帮助是点破,打一棒喝一声同样是帮助是点破,当然还有种种方式。我们河北佛协《禅》杂志的主编黄明尧居士新近出版的《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荟萃》,大概五六十万字,把历代祖师在各种情况下彻见本来面目的资料,原原本本介绍出来,对我们学禅的人非常有启发。历代祖师,看到桃花开,悟道了;过河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水中出现,就好像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一样,悟道了。听到流水声,听到宝塔上的铃声,听到杀猪的人拿着刀子在案板上拍一下,都是悟道的因缘。所以只要你用功,肯横下一条心,悟道的因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呈现。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歇狂心,就是讲老师在特定的因缘下,怎么样帮助学生彻见本来。
这两副对联说明,参禅学道的人,首先自己要发奋努力,然后要有明眼的善知识指导帮助,这样才不会误入歧途,盲修瞎练。修禅这一法,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必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够不走弯路,达到开悟见性的目的。禅堂之所以需要,就是这个目的。说到禅堂,全国的大小寺院,有禅堂的很多,能够真正发挥禅堂作用的,很困难。一是要有用功的人,二是要有指导的人,这两个条件具备不容易。特别是关于指导禅修的人,在目前来说,不是很多。本人很惭愧,不够资格来指导禅修。因为指导禅修的人,一定是要自己有修有证,己眼明白。己眼未明,焉敢指导别人。每每打禅七的时候,我讲老实话,总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出问题,生怕把人引到误区。如果把人引入误区,那就责任很大,罪过很大。所谓宁可千生不悟,不可一世着魔,引入到误区了,修行就没有希望了,彻见本来就没有希望了。每一位修行人,一定要在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大前提下,切切实实地下工夫,千万不能在光影门头晃来晃去,那就很容易走到误区。
(原文来自天下书库;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旅游网;2018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