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两河流域的古文明 3
[犹太文明与波斯文明]下面我们要说到犹太文明。大约在四千年前,亚伯拉罕离开了乌尔城,这标志着犹太人的历史由此展开了。就在这期间,有个人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孙子,名叫雅各,他与天使展开了一天一夜的角斗。正是这场角斗,使他得到了以色列的称号,就是神的勇士。以色列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转眼300年过去了,摩西率领一批辗转流落至埃及的犹太人向着巴勒斯坦进发,他们回到这里,建立属于自己的统一的国家。犹太古代最辉煌的时期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也就是大卫王统治时期。今天依然被世人瞩目的耶路撒冷城就是在这个时期兴建的,到了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时期,这座城终于建成。此后还建成了圣殿,它对犹太人的影响极其深远。如果今天你来到这里,会发现圣殿的其他部分都不存在了,只有一面哭墙屹立在那里,它也成了犹太人的精神支柱。犹太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遭受了巨大的苦难,公元前597年3月16日,这一天对于犹太人来说是个灾难的日子,新巴比伦王尼布贾尼撒攻陷耶路撒冷,大批的犹太人被掳,他们被押至巴比伦,成了巴比伦的囚徒。对于犹太人来说,巴比伦的囚徒生活仅仅是苦难命运的开始。以此的数千年里,这个民族多次遭受外族的迫害,他们被驱逐,离乡背井,远离家园,在世界各地流浪。纵观世界史,我们会看到俄罗斯、捷克、波兰、德国、美国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甚至还到过中国。这个苦难的民族,虽然遭受了那么多的磨难,却把两河流域的文明传给了后世。我们从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旧约》中看到了上帝造人的故事,还有大洪水的故事,伊甸园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都源于犹太教和经典,而我们又能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找到源头。古代东方的许多文明成果就是经由犹太人传承下来的,他们为此做出的贡献举世瞩目,至今还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再说那些被囚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他们终于等来了自己的救世主,苦难的日子终于熬出了头。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居鲁士解放了他们。居鲁士的身世也很富有传奇色彩,当然这也是他自己编的,与阿卡德王朝的开国君王萨尔贡如出一辙。在30年间,他确立了波斯帝国的基本版图。当然,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的儿子冈比西斯更是征服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埃及,第一次建立了地跨西亚和北非的大帝国。居鲁士的孙辈也很有作为,在接过帝国的统治权后,不仅建立了发达的道路交通系统,还建立了赋税制度。公元前520年,一座辉煌的都城波塞波利斯诞生了,这座都城的建筑颇具巴比伦和亚述城市的建筑风格。这里不仅留下了阿赫美尼德国王的墓穴,各国的艺术也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呈现出国际大都市的风貌。讲到建筑的辉煌,就要提到风格奢华、豪放的波塞波利斯王宫,由王宫的建筑可见当时帝国的强大与富足。这里有两块浮雕很具代表性。一个是有关薛西昕的浮雕,画面表现的是朝觐的场面,开始摆放在波塞波利斯的阿卡德觐见厅的楼梯中间,不知为什么,后来的波斯国王将它移到波塞波利斯的珍宝厅摆放。此前有很多专家认为这是大流士的浮雕。值得一提的还有两个类似的浮雕,一个保存在博物馆,一个在波塞波利斯。还有一个大流士的雕像非常珍贵,我们会看到上面有4种文字的题字,叙述了雕像制造的缘由,内容大致是这样的:我命令在埃及制造这个雕像,以向未来的人们表明,埃及控制在波斯人的手上。我们从这个雕像不仅看到了历史,还看到了一种理念,就是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他们可以拥有同一个政府,波斯人自然也包括在内。波斯人既是统治者,也是其中的一员。在这个国家中,人们在宗教、语言和风俗习惯上可以享有自由。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埃及尼罗河神的标志,标志着幸福。中间的颜色有点像是茶色,象征着上下埃及在大流士的脚下统一。在铭文中,伊鞭女神对大流士说:我赐给你这平原、这山川,它们在你的脚下统一为一体。大流士非常注重对自己丰功伟绩的传扬,在一块悬崖上,雕刻着颂扬大流士的铭文,其内容难免有夸张和失实之处,但对我们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却是一把开启大门的钥匙。对已有的国土,波斯帝国的国王并不满足,他们的野心在膨胀,地中海西岸的希腊又被他们盯上了,于是便开始了持续30年的战争,结果却是以波斯的战败而收场。强大的波斯帝国遭此失败,其统治江河日下,终于在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帝国,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希腊文明的曙光终于照耀在两河流域,但两河流域文明的丰富遗产依然在影响着后世的文明进程。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虽然它曾经被隐没,或仅仅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但当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很多熟悉的故事中、在很多的习俗中、在很多的思想和理念中,都留下了那已远去的来自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子,它们在默默地伴随着我们,与我们形影不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不会忘记,古代两河流域为世界文明史贡献了诸多的第一,最早的世界地图、最早的数学和几何学的记录、最早的天文学记录、最早的图书馆、最早的青铜冶炼技术和象牙雕刻……另外,在建筑、艺术、文学、思想等方面,两河流域的历史都给人类留下了宝贵丰富的遗产。除了那些宏伟高大的建筑和诸多大规模的工程,就连细微处也无不显示着两河流域先人的技艺,比如滚筒式印章,这是一种石制的小圆筒,材质是贝壳或黏土。印章制成后,外面是精美的雕刻画面,把它放在一些比较湿的东西比如黏土上滚动,一幅精美的画面就会出现在黏土上。在滚筒表面做反向雕刻需要相当的技艺,但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做到了,而且水平还很高。看看我们今天使用的印章,很多需要在正式文件上使用的,用来标记属于某一地方或机构的物品,或作为一种辨认标志,滚筒式印章被广泛应用着,与先民的发明如出一辙。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还表现在艺术的丰富多彩上,我们从遗存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了优美的舞姿,仿佛能感受到那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还有那弥漫在时空中的优美旋律……古代两河流域的先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是值得称道的,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洪水的神话。两河因为洪水的泛滥而对此改道,这也直接影响了两河流域城市的兴衰。有记载称,一位国王为新都城选址,为了保证王宫不被洪水侵害,不惜对河道加以改造。饮水和灌溉问题也得到了国王的重视,他修了水渠引水下山,解决了这个问题。土地盐碱化的危害,先民们也有了足够的认识,他们把土地盐碱化的问题写信报告给国王,希望引起国王的重视。他们还非常重视城市的规划,在乌尔的街道两旁建起的多是二层楼房,城市有统一的排水设施,管道齐全,同时对神庙区和手工业区进行了划分。就像前面曾叙述的,两河流域先民创造了文字,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两河流域的先民,包括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他们以文字的形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内容涉及行政、文学、宗教等等。两河流域的先民对预测还非常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天文学的进步,当然,他们在预测中使用了占星术,但对纯数学的研究、对星体的观察,他们都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成就。数学计算被用于灌溉,通过计算得出一块田地所需的水量。数学应用广泛,对于土地面积、容积的计算,甚至更复杂的数学计算,先民们都有所涉猎。有关西方的始祖到底归于谁?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争议,有人认为西方文明的始祖是两河流域的文化,而古典史学家更倾向于古希腊,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两河流域诞生了伟大的文明,这种文明不是封闭的,它通过多种途径向四周传播了文明的成果,对世界各地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贸易、战争以及政府间的交往,这些都成了传播的方式。他们的触角伸向南亚次大陆、古代波斯湾、爱琴海、小亚细亚以及北非地区,与这些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赫梯文明中我们也发现了楔形文字,这是他们对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沿用,他们用这种文字留下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在后来的希腊和荷马史诗中,在奥林匹亚山诸神的故事中,都得到了体现。在南亚次大陆,我们发现了来自两河流域的印章,上面刻有南亚特有的大象图案,这给我们这样一种信息,就是两个地区有着频繁的文化交往。我们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中会发现很多相同的东西,比如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这些文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都和大河有着不解之缘。而相同的环境中又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我们这里谈到的两河流域,它更具有开放性,这不仅表现在两河流域特定的地理位置,还表现在它的先民对贸易的擅长,通过贸易等方式把文明传播到四方,同时对外来文明又做了很好的吸纳,使自己的文明成果更趋于完善。在数千年后的今天,这些依然值得我们称赞。
(原文来自笔下文学;整理 :吕西安;大秦岭文化旅游网;2018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