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二)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2759次日期:2020-11-02 15:21:06

黃帝內經·素問(二)
  刺志論篇第五十三黃帝問曰:願聞虛實之要?岐伯對曰:氣實形實,氣虛形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氣盛,谷虛氣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脈實血實,脈虛血虛,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氣虛身熱,此謂反也。谷入多而氣少,此謂反也。谷不入而氣多,此謂反也。脈盛血少,此謂反也。脈少血多,此謂反也。
 
  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谷入多而氣少者,得之有所脫血,濕居下也。
 
  谷入少而氣多者,邪在胃及與肺也。
 
  脈小血多者,飲中熱也;脈大血少者,脈有風氣,水漿不入,此之謂也。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入實者,左手開針空也;入虛者,左手閉針空也。
 
  鍼解篇第五十四黃帝問曰:願聞九針之解,虛實之道。岐伯對曰: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滿而泄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
 
  邪勝則虛之者,出針勿按。
 
  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按之;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  言實與虛者,寒溫氣多少也。
 
  若無若有者,疾不可知也。
 
  察後與先者,知病先後也。
 
  為虛與實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離其法也。  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者,為其各有所宜也。
 
  補瀉之時者,與氣開闔相合也。  九針之名,各不同形者,針窮其所當補瀉也。
 
  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也;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  經氣已至,慎守勿失者,勿變更也。  深溤谥菊撸??≈畠韧庖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