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馆出土文物龙凤呈祥石刻记
公元2015年11月18日,大秦岭深处安康市宁陕县老城黄州馆内的建筑工地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工人们从地下发掘出一块雕刻于清.道光丙戌年间造型精美的石雕,该石雕长约1.8米,宽约0.8米,厚20厘米;由白色华岗岩整体组成,其正面雕刻有四组图案,分别为:有龙图腾,其上部有太阳:有凤凰图腾,其上部有月亮;有麒麟图腾,其上部有道光丙戌字样铜钱图型;有海龟图,其上部有太极阴阳八卦图形,经城隍庙文物管理所邓人祠老师认真分析研究后,认为此石雕为古代文物,其雕刻的四组图案向人们昭示了一种美好愿景的寓意:龙凤呈祥,日月乾坤之意,应及时受到文物法的保护。
宁陕老城黄州馆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湖北黄州、麻城一带商人,移民陕西后,建造的类似于现代的商会组织黄州会馆,又称福主庙或帝主宫。馆内祭祀神张七瑞,又称张福主或张七相公,有湖北商民至此,顿生桑梓之感,久久抚之不肯离去。
此次发掘的石雕很有可能就是当时黄州会馆内的主要装饰物品之一,此石雕现保存于城隍庙戏楼前西墙旁边,与此石雕相关联的还有存于城隍庙内戏楼东院墙边的另一块石碑护国宫碑记,据《宁陕厅志》记载,老城黄州会馆其额颜即为护国宫,护国宫即表示张福主以佑国佑民为己任之意,表达了宗教庙祠宫观等宗教组织在封建社会的政治意义,记录了前辈修建黄州会馆的艰难历程。使今人闻之,念先辈创业不易,拓山之不缀,当感慨万千!
龙风呈祥石雕刻略图
(原创作品;作者:城隍庙邓人祠;整理:吕西安;发布:大秦岭文化生活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