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书院又称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
应天府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应天府书院。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书院内主要景点有:崇圣殿、大成殿、前讲堂、书院大门、御书楼、状元桥、教官宅、明伦堂、廊房等。
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载:天下庠序,视此而兴。 《九朝编年备要》载:宋兴,天下州府有学始此。[4] 元代赵孟瞓《义学记》载:宋初时天下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首。
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
2015年3月13日,应天书院被列入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图文来自网络搜索;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