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凤城春浅
宋代:陈允平
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
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独倚阑干。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
译文
京城初春之时,寒气仍逼得花梢颤抖,本是燕子归来的时节,却不见它们在梁上筑巢,看来为它们卷起的那么多绣帘的功夫和时间都浪费了。
犹记去年我们在秋千上互倚的温馨,如今却只剩下我一人独倚栏杆。错过了海棠回春的时候,难不成要等到花儿也谢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妇之思的词作,大概作于词人留居钱塘之时。
全词以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起句。凤城即南宋京城临安。春浅言初春,指出季节。寒压花梢颤,因时为初春,故残寒肆虐,花梢打颤,压字给人以寒气如磐的沉重之感,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同时也暗示着人物怨恨的特有心境。这是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有约一句言因为刚入春天还冷的缘故,因此见不着燕子踪迹。此写燕,实用以寄托思妇的重重心事。说有约,是嘱燕传递天涯芳信,但燕却违约不来,故接用十二绣帘空卷一句,将闺妇思夫的烦恼无端发泄到燕子身上。十二绣帘,泛指帘幕。燕巢梁上,垂帘妨碍燕子活动,故须卷起。空卷一词,寓有思妇盼燕归来的急迫心情和对梁燕不来的惆怅与空虚,思妇在春寒中翘首期盼的痴怜之态跃然纸上,真切生动。
下片之结构,全由上片结句而来,正面抒写思妇的相思幽怨情怀。去年共倚秋千一句意即见秋千而触动旧欢,用去年,引出往昔情事,心中荡起一层幸福的涟漪。今年独上阑干一句,忽又跌入眼前独上阑干的寂寞凄清苦闷之情。去年今日,一欢一恨,形成鲜明对比。结句转入幽怨,埋怨所爱的人不能及时惜花,误了花期,相思之重,故埋怨之深。
全词所写虽然缠绵悱恻的闺怨之情,但艺术上有其鲜明的风格和特色。就结论而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平正和谐,而缺乏变化,虽然不能反映起伏不定的感情,却正好适宜于表现幽怨与含蓄的情怀;就人物而论,没有涉及女性的体态服饰,写其轻嗔薄怒之态,人却隐而不露,走见词风的平正雅致。语言含蓄委婉,清丽可人。铭心刻骨的相思一诉诸文字,却成了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这里,没有直白的表达,也没有强烈指责,有的只是十二绣帘空卷的痴心与怅然,和平婉曲但含思凄迷哀婉,而思妇的情态及思绪的微澜,描画得生动传神。南海伍崇曜跋《日湖渔唱》,曾标举此词下片云:清转华妙,宜玉田生秀冠江东,亦相推挹矣。这清转华妙四字,道出了此词的艺术特色。 ▲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207篇诗文
(原文来自古诗文;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网;2018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