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欣赏-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宋代:陈亮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2700次日期:2018-01-25 13:05:36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宋代:陈亮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鉴赏
 
  此词在时下流行的不少宋词读本中皆未得一立足之地,足见人们对它的冷淡。大约人们还是喜爱陈亮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哪有平分月,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一类的慷慨激昂之词,及读这首《南乡子》,不免觉得气软无力,以为失了所谓龙川本色。其实不是这样。
 
  初读之下,《南乡子》是一首怀人之小令。打头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了主人公的孤独。当日袜尘何处去,古人习用凌步微波,罗袜生尘来形容体态、脚步的轻盈,由此可以想象得出相思之人与所思之人曾有过花前月下、并肩芳径的美好时光。然而徒留下温馨的回忆而已,眼前人却空居绣阁银屏之中,独以风声雨声为伴,面对千里烟波,不禁潸然泪下。
 
  过片紧承上片的烟波,用浪卷涛翻中的悠悠一叶扁舟来形容自己的心魂不定,信手拈来,寓情其中,十分贴切。怀人之苦,至此极矣,词人却又突然落下一句:宋玉方悲庾信愁!宋玉曾作《九辩》,其中最著名的句子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零落而变衰。自此之后,悲秋成为文人笔下不断重复的主题。庾信是北朝诗人,其著名的作品有《拟咏怀》二十七首和《哀江南赋》等,其中也有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之句。从表面看来,宋玉方悲庾信愁只是照应了上片的绣阁银屏一夜秋,仍是以环境的萧瑟衬托主人公心中的凄苦而已。但分析作品有时不可不知人论世,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形势及其生平志业和创作倾向来考察,词人这里用宋玉、庾信之典是有深意在的。宋玉《九辩》所抒发的主要是自己落拓不偶的悲愁和不平,以及对妒害贤良的奸谗小人的憎恶。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这就是宋玉之悲。而庾信之愁在乡关之思,则是不待言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庾信《拟咏怀》第十一首以摇落秋为气打头,结局为: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感慨自己故国(南朝梁)君臣只顾眼前享乐而无后虑之忧。由此看来,陈亮以宋玉、庾信来形容自己的悲愁,绝不仅仅是悲秋怀人,而是怀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北国大地,渴望朝廷扫除奸邪,改变苟安的现状,早图恢复。这样,浪卷涛翻云云,也就可以形容词人那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的跳动了。
 
  作家有时候确实是落笔不由初衷的。即使陈亮写《南乡子》之初是想表达怀人之情,那也并不影响他平日所最关心的事情、所念念不忘的思想感情在写作过程中突然爆发出来。
 
       陈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孝宗淳熙五年,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绍熙四年光宗策进士第一,状元。授签书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谥号文毅。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作豪放,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宋史有传。? 78篇诗文
       (原文来自古诗文;整理 :吕西安;大秦岭文化旅游网;2018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