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理学思想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2869次日期:2017-03-08 16:08:22

 

                                                                          

 

       1、天理论与性说思想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本论思想,以理为其最高范畴,通过对理与气关系的研究和展开,建立起自身庞大而成熟的哲学体系。他的天理论,则是这一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首先说明理与天下万物的关系,提出了理在事上、理在事中的观点。他说: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 ①认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皆为形而下之器。同时, 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②在他看来,理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并且理具有 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③的超意志特征,和 无所适而不在 ④的超时空特征;普遍之理又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天下没有理外之物,如他举例说,阶砖有阶砖之理,竹椅有竹椅之理。
  形而上的理,何以在事物之上之先?朱熹从理为本体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说: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理已,未尝实有是物也。 ⑤这即是说,在世界本原的理那里,其本然状态便内含了物之理,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先,而万物则是理之后由理所派生形成。他进而说: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⑥他强调在万物生成之前,理已存在,而且不依具体事物的转化灭亡为转移,理具有永恒独立的普遍性质。
  ①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
  ②   《朱子语类》卷六十三。
  ③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
  ④   《朱子语类》卷七十。
  ⑤   《朱文公文集》卷四十。
  朱熹从他的理气关系理论出发,提出理决定气,理气结合构成天下万物。何谓理气?他说: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先,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⑦这就是说,理与气两大因素,是道器对置关系,任何器物都离不开二者。理是产生万物的本质根据,气是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观念性本体的理与物质材料的气彼此结合,便形成了天地万物。
  这里,朱熹把张载视作世界本原的气,作为第二性的亚层次,与二程视作宇宙总则的理,联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理气统一体内,理是第一性的,是道是本;气是第二性的,是器是用。他以此克服张载重气轻理、二程重理轻气的各执一偏的片面性,形成自己的理气说。
  他认为,应从两个视角来看理与气孰先孰后的问题。第一,从宇宙生成的本末关系上看,是理先气后。他说: 以本体言之,则有是理,然后有是气。 ①这是从逻辑上推其所从来,万物生于五行,五行生于阴阳二气, 二气之实,又本一理之极 ②。由此推出气由理所派生,即 理生气也 ③。这是说未有天地之先,只有一理存在;理生出了气,然后气才流行发育出天地万物。第二,从现实世界的器物来看,是理气并在。
  即 理与气本无先后之可言 ④。在具体事物中 气与理本相依 ⑤。这又说明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也未有无气之理,理气依存又彼此渗透,理寓于气之中,而气皆存有理。
  朱熹天理论,是天人合一于一理的学说。理,既指万物的所以然规律,又指孝亲事兄所当然的道德原则。他说: 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⑥他认为,宇宙规律与社会道德,二者由天理所赋予,存在所当然的现实指令和所以然的本质规律。如讲孝亲事兄是当然之则,究其孝与事的原因,则是属所以然的规律。朱熹无意构造自然哲学的纯理论,他所主张的是以天理的所以然规律,论证说明其所当然的道德律令。他说: 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常,是皆必有当然之则而不容己,所谓理也。 又说: 理则为仁义礼智。 ①可见,朱熹的理本体是直接投射和服务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是为维护基本的封建制度,为在封建秩序下处理人世五伦关系,而规定的现实道德指令。
  ⑥   《朱子语类》卷一。
  ⑦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
  ①   《孟子或问》卷三。
  ②   《通书?理性命注》。
  ③   《太极解义》。
  ④   《朱子语类》卷一。
  ⑤   《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⑥   《大学或问》卷一。
  ①   《大学或问》卷。
  朱熹天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理一分殊 说,这也源自他对程颐思想的发挥。有弟子问: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名吗?朱熹肯定了这一点,并且说: 伊川说得好,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 ②就是说,天地万物有个总体之理,即太极;天地万物又各自有个理;各自的理是总体之理的体现,总体之理统摄各具体之理,即 万理归于一理 , 一理摄万理.这是说天地万物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又有一定的秩序。体现天地万物终极本质的是太极,这是总体之理,万物具象莫不以各自具体之理映现着总体之理,世界的有机联系就存在于理的这种总与分的关系之中。为说明这一点,朱熹比喻道: 如一粒粟,生为苗,苗便生花,花便结实,又成粟,还复本形。一穗有百粒,每粒各各完全。又将这百粒去种,又各成百粒。
  生生只管不已,初间只是这一粒分去。物物各有理,总只是一个理。 ③他还引佛家的水月之喻来进一步说明一理与万理的关系: 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  ④ 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 ①一月散映于江湖河海,呈万月之象;而万月全是一月之光。一理散见于分殊,分殊万理皆归于一理。 理一分殊 说通过宇宙整体与具体万物的关系,说明了总体与具体的道理,也将理学关于天理、物理、伦理、格物等等问题的看法串连起来,成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无论作为认识方法还是构造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朱熹将儒学的伦理纲常升华到天理高度的思想途径。同时,朱熹吸收佛教思想来充实理学,在这里也充分表现出来。
  朱熹的性说思想,基于其天理论,尤其是其中理气学说,以论证人性为何物,如何从人性上体认天理。
  何谓性?朱熹提出: 性只是理,万理之总名。此理亦只是天地间公共之理,禀得来便是我所有。 ②又说: 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
  性,形而上者也;气,形而下者也。 ③在这里,朱熹将人性与宇宙本体相同一,称天理赋予人即是性,故而性即天理。性具有天理的形而上普遍必然性,性是全善的。 人之性所以无不善,而为万物之灵也 ④。朱熹把性提高到理本体高度,使人性与天理在宇宙论上直接相通,从而给了人们从善和作圣的宇宙论根据和现实的希望。这里,显现出他对孟子性本善、程颐性即理及胡宏性本论诸说的吸收与改造。朱熹由此建立了他性说思想的理论前提,此性他称为天地之性。既然,人性属理善,为何人有善恶不同?朱熹依据其理气观解释道: 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 ①朱熹认为,在人生成之时,兼禀有理与气两个方面,从而形成具体的人性。所禀之气,有清浊、明暗、厚薄、偏正、刚柔等不同,由此形成人性的善恶相异。其中,禀清正之气者,性善;禀偏浊之气者,性恶。他举例说,人出生时禀了日月清明、气候和正之气,便是个 好人 ;反之,禀了昏暗的戾气,则为不好的人。他以气质指称气禀,由此提出气质之性的概念。
  ②   《朱子语类》卷一。
  ③   《朱子语类》卷一。
  ④   《朱子语类》卷十八。
  ①   《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②   《朱子语类》卷一百十七。
  ③   《孟子集注》卷十一。
  ④   《孟子集注》卷十一。
  ①   《朱子语类》卷四。
  关于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的分别,朱熹认为,二者皆为人性,但所指不同。 论天地之性则是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 ②这即是说,天地之性是纯粹至善的性之本体,即天理,内不含气,它在人未生之前已流行于天地之间;气质之性是天地之性与气相混杂的形态,是当然的道德规范与人心欲求的混合。
  他认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又相联系相依存。从宇宙生成秩序看,天地之性在先,它派生出气质之性, 性只是理,气质之性,亦是这里出 ③。从天地之性在具体人性中的位置来看, 性(天地之性)非气质,则无所寄;气非天性,则无所成 ④。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是彼此依存的,天地之性依靠气质 顿放寄托,气质之性则依靠天地之性的指引而得到改善。从人有善恶看,气质之性由理气相杂所构成,人便受到天理之禀和气质之禀双方的共同制约,从而具有善恶二重性。
  这样,朱熹便把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规定为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一对范畴。由此解释性的本体性质和人有善恶问题。朱熹曾说:气质之性, 起于张、程,某以为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①但他始于张载、二程,又超越他们。朱熹的气质之性,克服了张载论气性关系的不详语义,澄清了程颢性与气的概念,同时为程颐的性善才恶作出了逻辑证明。因而, 有功 和 有补 的功绩,不但是指初涉气质之性者,更是指集之大成的朱熹本人。
  朱熹提出: 人之为学,却是要变化气禀 ②。这正是他整个性说思想的归宿所在,即以兴孔孟之学,引导人们克治昏蔽的气禀,而求达仁义礼智的天地之性。他从理学家立场出发,把人的气质列为四等:禀清明之气,而无物欲之累者为圣人;禀未纯清明之气,微有物累者为贤人;禀昏浊偏驳之气多,少有清明气者为众人;禀昏浊之气,物欲所蔽者为下民。他认为,圣人生而知之则得天理,下民困而不学则不可教化,变化气禀的对象只是学而知之的贤人与困而学之的众人。即便对贤与众,他认为气禀也是 极难变化 的③,关键在于追求天地之性的理性自觉。
  为此,他批评自诩性善或托言气禀不佳而不求变化者,指出: 须知气禀之害,要力去用功克治,裁其胜而归于中乃可。 ④所谓中者,是指变化气质,达到天地之性的本然状态。
  从天理论出发,通过理气关系的推演,建立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为核心范畴的性说思想,由此,朱熹提出了培育理性自觉、变化气质,以体认天理之善的理学使命。
  ②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
  ③   《朱子语类》卷四。
  ④   《朱子语类》卷四。
  ①   《朱子语类》卷四。
  ②   《朱子语类》卷四。
  ③   《朱子语类》卷四。
  ④   《朱子语类》卷四。
  2。格物致知和持敬说思想朱熹进一步发展二程格物致知的理论,提出了自己更为完备的格物致知认识论。
  何谓格物?他说: 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①依据理在事中的前提,他认为明理就是通过察辨形而下的事事物物,来认识形而上的天理。他称格为至,物为事,格物即是穷至事物之理。于事物上穷尽其理,具有着朴素反映论色彩。
  何谓致知?在朱熹处,致知有二义:一是指认识主体在穷理中,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②。这是指从物中见理,由寡而多的推展扩充知识。二是指通过穷理来发现内心固有知识。他说: 知者,吾自有此知。此心虚明广大,无所不知,多当极其至耳。 ③致知的二义并不矛盾,是以穷物中理来发现心中理。他借用禅宗神秀的 心镜 之喻,说心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是被灰尘所蔽,通过一番擦拭功夫,即可无所不照。这擦拭便是穷理,所以 致知乃本心之知 ④。
  朱熹认为,格物与致知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二者之异在于:格物是 就物而言 、 以理言也 、 是零细说 ;致知是 自我而言 、 以心言也 、是全体说 ⑤。这是说,在认识对象上,格物在物而致知在我;在认识方式上,格物在循理而致知在循心;在认识程度上,格物为零细而致知是全体。然而二者又密不可分。他说: 致知、格物,一胯底事。 ⑥这里,一方面只有格物才可致知,所穷事物之理愈多,所得知识愈广,即 致知便在格物中 ⑦;另一方面格物中之理与致心中之理又是同一过程,他说: 理在物与在吾身,只一般。①这就是穷索事物之理,以复萌心中天理。
  由格物到致知,是一个从积累到贯通的过程。既不可 顿进 ,而要今日格得一物,明日又格得一物, 须工夫日日增加 ②;又并非将天下万物逐一格过,而是俟其积累见多,便会有 豁然贯通 ③的认识飞跃,从而把握天理的普遍规律。朱熹对程颐 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 之说,作了新的发挥。
  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的目的,不仅在于识得万物的本质,更重要的是体认社会伦理的原则规范。他反对舍本逐末,指出: 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炒沙而欲成其饭也。 ④他强调格物致知的根本要义,只是识理明善,与封建道德相比,留连于草木器用,是如同炒沙成饭的荒诞和无用之功。这里,朱熹的政治伦理取向,表明了他继承儒家重人文理论轻自然科学、重伦理轻技艺的传统。
  ①   《朱子语类》卷六十二。
  ②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
  ③   《朱子语类》卷十五。
  ④   《朱子语类》卷十五。
  ⑤   《朱子语类》卷十五。
  ⑥   《朱子语类》卷十五。
  ⑦   《朱子语类》卷十八。
  ①   《朱子语类》卷十八。
  ②   《朱子语类》卷十八。
  ③   《朱子语类》卷十八。
  何以明善?朱熹提出了持敬说。
  朱熹的持敬说,是关于认识主体的修养理论。在他看来,理学的任务在于教化人们认识天理,自觉维护儒家倡导的政治伦理制度。他又认为,认识天理与礼法制度的过程,乃是一个道德修养的过程,即在认识中从善弃恶,在修养品德中来保证认识过程的推进,使认识论与修养论合二为一。他的持敬说,反映了这一特征,是适应格物致知需要而产生的,并成为保证格物穷理实现的根本条件。因此,他推崇程颐 涵养须是敬,进学则在致知 二语,他说: 二言者夫子所以教人造道入德之大端。 ①敬者,指涵养德性的功夫。这里,朱熹把持敬作为了入道的唯一途径。
  对持敬的地位作用,他说: 益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 ②他认为,穷理的大患在于气禀之偏和物欲之乱。气禀之偏,昏浊不明,人则会本心陷溺,义理浸灌不进,也就无法穷索事物之理。
  物欲之乱,六欲发作,目耽于色,耳耽于声,口耽于味,鼻耽于臭,四肢耽于安逸,意念耽于荒诞,人心便会被私欲所蔽,于是 心不定,故见理不得 ③。如何除此先天和后天的二患?朱熹指出: 若能持敬以穷理,则天理自明,人欲自消。 ④因此,他对持敬的地位作用简洁概括为: 持敬是穷理之本。 ⑤何以持敬?朱熹认为,持敬就是收敛起放纵散逸之心,使心如止水、明镜般地专静纯一,以这样一种心态去读孔孟书和格天下物,穷极其理,而不是闭目塞听、绝物弃智地空寂禅坐。他说: 敬有甚物,只如' 畏' 字相似。 ⑥指持敬是一种畏然的谨慎恭谦状态,是人与外物相交时随事专一的精神自觉。它使内心处于时刻警醒的常惺惺之中,而不至于身心散漫和行为放肆怠惰。它使人肃容貌于外,整思虑于内, 然后心得所存,而不流于邪僻 ⑦。它还使人无事则安然,临事能应变,因而持敬是极高明的修养方法。
  他指出,居敬持志与格物穷理之间,是彼此引发的关系,如同人的双足交助作用一样。他说: 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 ①然而,持敬比穷理更为根本。因穷理只明天理,持敬则明天理又去人欲。所以,他说: 圣门之学,别无要妙,彻头彻尾,只是个敬字而已。 ②
  ④   《朱子语类》卷三十九。
  ①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五。
  ②   《朱文公文集》卷十四。
  ③   《朱子语类》卷十一。
  ④   《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一。
  ⑤   《朱子语类》卷九。
  ⑥   《朱子语类》卷十二。
  ⑦   《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三。
  ①   《朱子语类》卷九。
  朱熹在《经筵讲义》中,说明了持敬说的理论来源:主一与庄严整肃,得之于程颐;常惺惺法,得之于谢良佐;收敛,得之于尹淳。谢、尹二人皆二程门人。朱熹吸取了诸人的理论营养,形成其合认识论与修养论的持敬说。
  3。会归一理的历史观在朱熹处,天理不仅是自然宇宙的总法则,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基本规律。对天理的顺逆,决定了社会历史的兴衰存亡。以天理为出发点和归宿,构成了朱熹会归一理的社会历史观。
  首先,朱熹以道统解释历史,提出道统的承继状况决定了历史的起伏发展。道统,朱熹指其对 道心 即天理的认识以及传道的系统,它是一种关于天理的思想观念和传递体制。他说: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 允执厥中' 者,尧之所以授舜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者,舜之所以授禹也。 ③这即是说,道统传之上古时期,由尧、舜、禹三代接传下来,核心内容是关于道心人心的四句话,依此道统便开始了人类早期历史的光辉时代。
  这四句话,源于《古文尚书?大禹谟》,本意并非了然。到了二程手中,才给予其理学伦理观的界定。程颢说: 人心惟危,人欲也。道心惟微,天理也。 ①朱熹则明确指出: 此心之灵,其觉于其理者,道心也;其觉于欲者,人心也。 ②可见,道心即天理,道统即人世遵从天理的系统。
  朱熹依其道统,把历史分为三个时期:三代到孔孟,道统相继,天理昭昭,圣人辈出,为光明盛世;孟子死后,到唐末五代的1400年间,道统失传,天理泯灭,为黑暗时代;两宋中兴, 宋德隆盛,治教休明 ③,道统复明,天理普照,为又一光明时代。朱熹认为,周公死后大道不行,孟子死后圣学不传,自此历史转入 百世无善治 的混乱局面,此间人欲横流,天理尽灭。又认为,到了宋代,程颐开创理学,遂使上承三代的道统接续下来,历史才又发展前进。他说: 先生(程颐)生乎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涣然复明于世。 ④他以程颐为后圣,称其重又光大了失传的道统,开辟了圣人之道的历史新篇章。
  朱熹高扬程颐,同时就肯定了自己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他的门人陈淳(1159- 1223年),明白地阐发了这一点。他说朱熹 集诸儒之大成,而嗣周程之嫡统 ,⑤称朱熹为孔孟道统的嫡传。
  ②   《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一。
  ③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
  ①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②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六。
  ③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
  ④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
  朱熹道统,已远超乎学统的意义,而是一种道统历史观。在朱熹那里,历史不是倒退的,而是依据顺逆天理状况起伏发展的。然而,朱熹以观念化的道统,裁剪客观历史,则反映他的天理为宇宙之本的哲学本质。
  其次,朱熹以帝王心术说明历史,认为帝王心术所立道德纪纲的状况决定着历史变化。他指出,所谓纲者,犹渔网纲绳,纲举目张;所谓纪者,犹蚕丝纪端,抽纪成丝。他以纲纪为摄总人世的规则,称有家之纲纪才有孝悌齐家,有国之纲纪才有三纲五常治国。但是,他强调说: 然而纲纪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术公平正大,无偏党反侧之私,然后纲纪有所系而立。 ①于是,帝王心术的公正与私邪,便会导致天下万物的公私正邪,由此决定了历史的昌盛与衰微。
  他进而指出: 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 ②这里有二含义:一是人主之心本有所当然的天理,即 无一不本于人主之心者,此自然之理也 ③。二是人主治天下,在现实中有从天理与人欲的两种选择:或因帝王禀清正之气,而本于当然之则的天理,立仁义纪纲,使天下政通人和;或因帝王禀浊偏之气,而蔽于私欲,废道德纪纲,则天下国乱民亡。
  为此,他主张以帝王心术顺应天理。他说: 天下之本在君,君之道在心,心之术在仁义。 ④宋宁宗绍熙五年(1194年),65岁的朱熹任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时,对皇帝大讲顺天理立纪纲的道理。他说,由于不讲君臣父子之道, 所以天下治日常少,而乱日常多 ①。他进而面陈皇帝 使朝廷尊严,纪纲振肃 ②,要求皇帝 以严恭寅畏为先务,声色货利为至戒 ③,用持敬态度,革除人欲,以正天下之事。
  再者,朱熹基于道统论和帝王立纪纲正天下的历史思想,又提出了王道则世盛,霸道则世衰的历史观。所谓王道,顺天理而已,他说: 古之圣人致诚心以顺天理,而天下自服,王者之道也。 ④相反,霸道即是 假仁义以济私欲 ⑤。王霸之辨的焦点,朱熹视作顺天理与济私欲的对立。
  他从道统论说明其王盛霸衰的历史观,认为尧、舜、禹三代顺天理而治,是王道盛世;秦汉之后王道不行, 是以天理不明,而人欲炽;道学不传,而异端起。人挟其私智,以驰骛于一世者,不至于老死则不止,而终亦莫悟其非也 ⑥。这即是霸道乱世。
  ⑤   《北溪先生字义》卷下。
  ①   《朱文公文集》卷十一。
  ②   《朱文公文集》卷十三。
  ③   《朱文公文集》卷十一。
  ④   《通书解义》。
  ①   《朱文公文集》卷十五。
  ②   《朱文公文集》卷十四。
  ③   《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五。
  ④   《孟子或问》卷一。
  ⑤   《孟子或问》卷一。
  他又从帝王心术立废纪纲以决定历史的角度,指出霸道之世,无不由帝王的人欲泛滥引起。他说,齐桓公、晋文公是假借仁义之名而巩固了霸者之道;战国诸君王心不存大道,导致 举世没于功利,而不知仁义之固有 ⑦;秦王朝称霸一时,但二世即亡,究其原因是秦始皇 至无道,决无久存之理 ⑧;西汉刘邦 则私意数 ⑨;而唐太宗, 则重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 ⑩。在朱熹看来,上述王朝便是君心利邪,推行霸道的黑暗时代。根本原因,是霸道违背了天理,废止了道德纪纲。
  由上可见,朱熹的历史观,是以道德天理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和变化状态,因而一部中国史,只是个顺天理与逆天理的历史。就历史发展趋势看,他勾画了一个曲线发展的模式:顺天理的三代,逆天理的秦汉至唐末五代,顺天理的中兴之宋。尽管他有许多针贬时弊之论,但在这里,则表达了他受命道统,以中兴为务,护佑宋王朝的效忠愿望。

             (原文来自网络;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生活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