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责任与张载横渠四句的儒学解读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3034次日期:2017-01-11 14:37:07

张横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横渠四句的儒学解读
张载的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
2006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出访欧洲前夕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曾引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迹。横渠四句包含下面的意思:
1、 为天地立心,程明道说:「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又说:「天地无心而成化。」,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点。以此马一浮先生总结道: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2、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通过修身致教,最后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张载所标示的为生民立命,实即为民吾同胞来立命,其立命在于教,修道之谓教,此之谓也。
 
3、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对儒学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关、闽诸大家,则把儒学拓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真能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惟有宋儒。
4、为万世开太平,所表达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开期待之谓。为万世开太平,实现张载《西铭》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
 
叶采解:天地以生生为心,圣人参赞化育,使万物各正其性命,此为天地立心也;建明义理,扶植纲常,此为生民立道也;继绝学,谓缵述道统;开太平,谓有王者起,必取法利泽,垂于万世。按:宋代理学家认为儒学道统自尧、舜、禹、汤、周文王,至于孔子,至于孟子。孟子既没,其道不传。至宋儒兴,才倡明了千载不传之学。故称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道,《横渠文集·性理拾遗》作为生民立命。
 
这四句名言,载于中华书局编《张载集·张子语录》中,曾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之为横渠四句,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此名言早在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由巨型电子屏幕映出后,就引起了众多国家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为天地立心,可以认为旧时说的医德。张载在《诗书》一篇中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医生为天地所立之心,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只有为天地立下这样的仁心,才能做到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
为生民立命,可以认为强调的是医技。《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的生命是最为珍贵的。作为医生,要怀着博爱济众的仁心,为生民之生命健康而刻苦钻研。
为往圣继绝学,绝学是体现了民族特色的、独一无二的经典学术精粹,中医先圣的绝学就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这四大经典。这四大经典的理论和方药,久经临证实践而不衰,至今仍是中医立命的根基。是中医疗效的源头。自古以来,当一个好中医就必须继承好这四大经典。当今,要振兴中医。首先必须先搞好这些中医4绝学的继承。善续古代医家的智慧和学脉,只有对中医传统经典理论的精髓学懂弄通了,才能有效提升中医的疗效,真正为生民立命的境界。
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是中医对人民生命健康繁衍的承诺.以及传承延续中医经典,创新中医理论的理想和使命。这可激励着当代中医本着济世救人之天地仁心。以生民健康为本,扎扎实实地继承往圣的绝学,学经典,做临床。先使自己的基本理论功底强大起来,疗效提升起来,这样才能创新中医,才能自立、强盛于世界医林,为万世生民之健康繁衍而开太平。
 
作者介绍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大儒,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徙家凤翔府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学者称横渠先生。
 
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授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后其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贬,横渠遂辞官。归家后,专注于读书讲学,开创关学,名震一时,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病逝于潼关。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宁宗赐谥明,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封郿伯,从祀孔庙,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儒张子。
 
年少时博览群书,颇有出仕建功之志,但在范仲淹勉励下,投身学术研究。出入佛老,终于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儒家思想。横渠一生主张实学,强调经世致用,研究面广泛,对天文历算等自然科学和农学、军事、政治等都有独到的成果。与二程的洛学不同,横渠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气,而非理。通过气的概念,张载构建起了一个独特的一元论哲学体系。冯友兰评价其为张载对中国哲学的一大原创性贡献。
 
横渠哲学从天道说起,由《易传》的解释开始,论述宇宙的本体是气。气的本初状态是太极。由于气具有阴阳这种彼此对立的属性,因此永远处于运动状态。气聚则成万物,气散则归于太极。由此,横渠得出万物本是同一的结论。他在《正蒙·干称篇》中把天地、宇宙视为一个大家庭,人应该亲近同类和万物,他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以后的思想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两代政府视为哲学的代表之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
(原文来自网络;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生活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