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玉泉院简介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3275次日期:2021-01-30 16:21:36

 
华山玉泉院,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陕西华阴市玉泉路最南端,是华山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建于宋代,我国北方著名的全真道观。
 
华山玉泉院是宋神宗皇佑年间(1049-1051),道士贾得升为师傅陈抟所建。几经破坏,几经修缮,到了明清才有了现在这个规模,名希夷祠,因宋太祖赐陈抟希夷先生而取名,后改名玉泉院。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2000多年来,这里曾会聚许多名人高道,讲学修炼,象明、清顾炎武、王宏撰等,也留下一些碑石题刻。玉泉院内有近代冯玉祥将军的题字:破除迷信、水利救民,字体刚劲有力,从这些题字中体现出冯玉祥将军远见卓识,爱国爱民的先进思想。
山上的镇岳宫和东道院与玉泉院都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
 
2建筑结构
玉泉院,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园林建筑,背依华山,四周古木参天,院内有一泉,泉水甘甜清冽。相传唐朝金仙公主在山上镇岳宫玉井中汲水洗头,不慎将玉簪掉入水中。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时无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与玉井相通,于是赐名此泉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 玉泉院内有希夷祠,名称来源于宋太宗赐陈抟希夷先生的称号。康有为曾写诗赞美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医树无忧。泉水岳色可忘出,让与希夷睡万秋。[2]希夷祠分前、后两殿。前殿左侧是华山全图碑,右侧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石碑。后殿有陈抟塑像。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上,据说陈抟常在此观赏山景,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传为陈抟手植。
玉泉院的主体建筑区,风格采用江南园林式建筑,以水池为中心,周围配上亭台楼阁,给人以小见大的印象,现存主要建筑有:无忧亭、七十二窗、全真七子殿、大殿、通天亭、过水凉亭等。
3相关记载
玉泉院的大门是在原址上按照历史记载修建的,为明柱挑檐式建筑。大门的近上方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玉泉院,苍劲有力。大门前边路旁高大杨树,为当年冯玉祥驻军时亲手栽植。
大门里边的巨石上,醒目地刻有水利救民、人类平等、破除迷信等字样,也是出自冯玉祥之手。玉泉院绿荫蔽天,回廊曲折,历来登华山的游客多先在此歇脚,随后出发登山。
 
4主要景点
石舫:也即石船。一泓清水,中间筑有石船,船上有画舱,并有曲桥与池岸衔接。凭栏观赏,山影倒映,游鱼相乐,水天一色,饶有意趣。
 
希夷祠:分前、后两殿。前殿左侧是华山全图碑,右侧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石碑。后殿有陈抟塑像。山荪亭建于一块大石上,据说陈抟常在此观赏山景,著书立说。亭旁有一古树,名为无忧树,传为陈抟手植。
过水凉亭:传说当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金仙公主在华山,有以天她和几位侍女一起上华山,登到西峰下的镇岳宫,宫内有一口玉井,井水清澈见底,金仙公主就站在井边照她的影子,不小心,将头上的玉簪掉进井里,下山后,她们在过水凉亭下休息洗手,无意中又找回玉簪,惊喜中发现亭下的泉水和山顶玉井是相通的。当时的泉水确经纳凉亭流向院外,可惜清朝年间,山洪暴发,河水改道,不再见当年的泉水。后人就根据这个传说将希夷祠改名为玉泉院至今。
无忧亭:位于院的西北角,为正方形挑檐式建筑。这里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晴天可清晰地看见渭南,风景优美,站在此处观览,有乐而忘忧之感,故起名无忧亭。当地民谣曾说道:玉泉院内西北角,天大的事能睡着。
山荪亭:为一座圆亭,建在巨石之上,据说为五代时陈传所构建。在这里陈抟写《钓潭集》、《三峰寓言》等著作。北宋时苏东坡及清初顾炎武、王宏撰等都先后进行过修葺。
无忧树:山荪亭下面,有一棵曲屈虬蟠、老态龙钟的古树,传说为陈抟手植。因无人修剪,愿怎么长就怎么长,无忧无虑,所以长成今天之形状。虽已有千余年,但仍显得朴茂挺健,生意盎然。今有护栏围着,游人至此,大都与树留影。
玄峡:无忧树西边的巨石上镌有玄峡两个大字。再往西边,有一两层石亭叫过水亭,是当时玉泉水流经之处。
通天亭:建于1960年,因此地原有通天宫与峰顶通天门遥相对应而得名,亭的位置恰在进山冲道处,游人至此,饱览胜景,只觉得:水石环华址,春风上野亭。看天聊自广,笑拥万峰青。
希夷石洞:传说陈抟老祖在世时经常采药,给百姓治病,后得道成仙,人们都很信奉他。希夷石洞内供奉着他的石头卧像,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华山古庙会,各地的善男信女都来朝拜,说摸了陈抟睡像能治百病得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