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故宫藏品简介

来源:本站浏览:803次日期:2022-03-31 12:59:46

台北故宫博物院

 

概述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


台北故宫博物院座落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国立故宫 4.jpg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文物。


2015年10月,台北故宫为庆祝故宫博物院90华诞,恰逢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来华300年,向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商借11件郎世宁画作,全面展现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成就与贡献,该展至2016年1月6日结束。



发展历史



北平成立


1911年,清帝溥仪退位。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溥仪与中华民国政府签订《清室优待条件》,清帝尊号仍存不废,待以各外国君主之,清帝暂居紫禁城,日后移居颐和园。


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将热河避暑山庄和沈阳故宫的文物迁移至紫禁城的外廷,设立"古物陈列所"开放参观。


1924年11月,清逊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溥仪居住紫禁城这段期间,因赏赐、故臣借观、拍卖点押、窃取盗卖,使1200多件书画精品、古籍善本和大量珍宝流失。随后于紫禁城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整理宫内珍藏文物。


1925年9月,成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员会,由李石曾出任委员长。清室善后委员会制定《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组织章程》及《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10月10日,在北京紫禁城建立"故宫博物院"(此时尚无设置院长),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前身。


1928年6月,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经亨颐提案废除故宫博物院、成立逆产处理委员会处理并变卖故宫文物、建议在南京另设"国立中央博物院",后来在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长张继的反对下,使经亨颐的前两项计划无法成功。同一时间派易培基接收故宫博物院,公布《故宫博物院组织法》与《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条例》,隔年2月接任第一任院长。



抗战南迁


故宫博物院于抗日战争的前夕,选择重要文物南迁。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后,国民政府开始计划将博物院文物南运。隔年,日军攻占热河、进逼北平,故宫理事会要求博物院选择院藏文物菁华装箱储置,开始南运。


1933年2月6日,北平戒严,华北情势告急,第一批南迁文物抵达上海,期间南迁文物共五批19,557箱,包含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国子监等单位文物的6,066箱。隔年2月,公布《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暂行组织条例》,故宫改隶行政院,命马衡为院长。

台北故宫.jpg


1936年12月,南迁文物由上海转运首都南京。


1937年1月,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即中央博物院正式成立。8月,上海爆发淞沪会战,南迁文物再由庄尚严等人第一批80箱南京文物迁至长沙;隔年11月再转运至贵阳安顺暂置(1944年再运往四川巴县)。


1937年11月,第二批9369箱以水路,经由长江至汉口;1939年5月再移往宜昌、重庆至四川乐山。第三批7286箱文物由那志良走陇海铁路运至陕西宝鸡;1939年7月,再转卡车经汉中运抵成都,随后又运往峨眉古庙安置,成立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最后南迁至南京的文物,约2900箱文物因来不及运送,滞留在南京。北平沦陷后,北平故宫仍留有许多文物,沦陷期间还在继续清点未曾登记的文物,并又广泛征集了一批珍贵文物。



文物迁台


抗战结束后,杭立武向日本索回许多珍贵的图书和艺术品,随后运往台湾的精品文物之中就有这部分图书和艺术品。包含了北平故宫博物院2,972箱,中央博物院852箱书画、瓷器、玉器,另外加上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善本图书和外交部条约档案等共5,422箱。国共内战后期,杭立武负责抢运这批故宫国宝至台湾,中华民国政府迁运台湾的文物本来计划共运送五次,但因战争形势突变一共只运了三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南迁文物先集中运至重庆。


1947年6月,南迁文物由重庆循水路运回南京,至12月全数运抵。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国民政府将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图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文物、外交部档案开始运往台湾,成立"中央文物联合保管处"。12月27日,第一批文物77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212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20箱、中央图书馆60箱、外交部重要档案60箱)由中鼎舰运抵基隆港。南京国民政府还下令留在北平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将留在北平的文物菁华装箱,分批空运南京,马院长以各种理由推延装箱,以致于后来一箱也未运走。


1949年,1月6日第二批由招商局海沪轮于1月6日运出,1月9日到达基隆,共计3502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68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486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856箱、中央图书馆462箱、北平图书馆明清舆图18箱)。第三批文物由昆仑号军舰于1月29日运出,2月22日运抵基隆港,共1244箱;第三次原本计划搬运2000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1700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0箱、中央图书馆150箱),但军舰一到海军部眷属就抢先上船,杭立武只好找海军司令桂永清解决,最后下令拆除办公桌,但由于运输舰舱位有限,最后只能运出1244箱(包括国立故宫博物院972箱、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50箱、中央图书馆28箱),剩下的国立故宫博物院728箱和中央图书馆28箱被迫留在南京。至此,总共有2972箱国立故宫博物院文物运台,南京还剩11178箱故宫文物,其中大部分在五十年代运回北京故宫,剩下两千多箱暂存南京至今。为阻止文物迁台,南京中央博物院共产党员陶孟和曾发动群众阻止,但未成功。


1949年8月23日,文物迁入台中县雾峰乡吉峰村,并成立"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隶属于教育部,由杭立武部长兼任主任委员,并于台中县雾峰乡北沟觅地建筑库房(隔年4月落成,文物随即迁入)。11月,战时河南省存放在重庆中央大学柏溪分校的68箱出土文物,亦抢运到台湾并存放在台中市糖厂仓库。


1950年4月,台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运台文物随即迁入新库存贮。


1951年6月,成立两院存台文物清点委员会,延聘学者、专家为委员,进行重编箱号、抽查箱内文物,直到1954年才完成。这次清点也编制了《点查清册》,成为存台两院文物的原始清册。


1954年,"国立中央图书馆"在台北复馆,联管处改组,并开始出版重要资料。


1956年,"北沟文物陈列室"正式开放(后毁于九二一地震)。


1956年,早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建立第一座博物馆"文物美术馆",收藏来自河南的38箱文物,加上日本归还掠夺的文物51箱,奠定了史博馆的"家底"。


1957年,在亚洲协会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蒋介石巡视"文物美术馆",并改馆名为"历史博物馆"。



台北建馆


1965年,在现址建成新馆。新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后中央博物院归并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运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开放。至此,运台文物才得到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

3.jpg


1969年,订定《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征集办法》,在台湾展开增加藏品的行动。1967年-2008年8月期间,透过其它机关移交1,651件,受赠32,326件册,收购12,751件册,合计46,728件册。


进入20世纪80年代,台湾博物馆业迅速发展,各主题博物馆突出特色,吸引人们的视线。史博馆没有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其品位和实力仍稳居前列。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当局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史博馆适时推出大陆探亲摄影展,轰动全岛。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又陆继推出林风眠九十回顾展、李可染书画展、傅抱石画展。


1989年,"国立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聘请社会学者、专家四十余人组成委员小组,再次进行全院藏品文物的清点检验,至1991年5月完成。此次完成了藏品文物登录号签张贴,文物建卡照片摄照以及文物保存状况的了解。


2000年台湾地区政党轮替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胜接任院长,以去政治化、推动本土、中华与国际兼具之多元文化观,回归艺术文化本质经营国立故宫博物院。在此政策指引下,馆藏方向朝扩大至东南亚、南太平洋文物的趋势,以呼应台湾原住民与南岛文化的传承关系。


2002年,台湾当局"行政院"通过改建案。


2006年,改建后故宫随建筑更新推出"Old is New"概念,以行销方式推广典藏。参考法国国际博物联合会影像授权办法,援用文资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制定影像授权收费规定。


2007年,台湾当局"行政院"提出修正故宫组织条例,将收藏"中国"文物改为"国内外文物",被立法院否决。


2009年2月1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带团赴中国大陆访问北京故宫博物院,首度开启两岸故宫交流,而北京故宫也将在3月份访台。10月在台北故宫举办的"雍正大展",将成为两岸故宫合作的试金石。


2009年3月1日,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率团抵达台北,他们此行将专程访问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也是对半个月前周功鑫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身份首访北京故宫的回访。



博馆扩建


196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开始兴建。1966年,第一期新馆左右两翼扩建工程完竣。


1971年,第二期扩建工程从新馆两翼向前扩建完竣,陈列室面积达到8,777.41平方米。


1983年10月,成立"张大千先生纪念馆"。


1984年,第三期扩建工程故宫新建行政大楼启用。库房和展场建立恒温恒湿、防火防潮、防震防盗等措施保护,又仿乾隆养心殿西室书斋于正馆设"三希堂"。隔年,仿宋明庭园设"至善园"。


199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提出改建构想。隔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图书文献大楼竣工使用,同年又增设"至德园"。


2000年,杜正胜接任院长,计划进行第五期正馆扩充整建,并推动故宫南部院区之规划设立。


2007年2月,正馆扩充整建工程完工,展览空间达到9,613.91平方米、非专业展览用之公共空间则增加至10,656.98平方米、行政空间增至8,852.69平方米。同年,检调侦办故宫博物院改建扩建工程弊案,故宫先后任院长、官员涉入其中,总共15人遭起诉。


注:以下精美的展品摄影由@动脉影(微博号)授权发布


4.jpg

《青玉饰水仙花分隔盒》

5.jpg

1524471250656053.jpg

《清镀金嵌松石珊瑚火镰盒》


镀金长方盒形器,下端嵌有铁片。松开上方的珊瑚豆,拉开盒身,凹槽内嵌有金片组成的窄长内腔,可用以承装打火用的燧石及火绒,是清代男子配系于腰间的物件,以燧石与铁片磨擦即可取火,有类似现代打火机的功能。


对于兴起于关外,注重骑射围猎,保存尚武遗风的满族皇室与贵族,佩带火镰盒或囊袋式的火镰包、火镰袋,除了实用目的,更具有缅怀先祖,不忘旧习渊源所自之意。制作材质在金属以外,尚有织绣缝制,或象牙、犀角雕刻者。


此件盒面轮廓,錾刻编绳状之边饰,另以锤堞、掐丝、焊缀等技法制作流云散花纹与布满间隙的细小圆形金珠,盒盖上下边缘作镶珠如意云头形,线条婉转如同丝绣,盖面上花朵中心部位尚嵌有红色珊瑚与绿松石。这件精工华丽的火镰盒,配有团龙纹锦袱与乾隆款石榴形雕漆盒,收贮于清宫养心殿一件多宝格箱盒中,当是帝王御用珍藏之物。

6.jpg

1524471250168070.jpg

《玉迓福灵芝》

7.jpg

1524471250675310.jpg

《铜胎画珐琅黄地花蝶纹盘》

8.jpg

1524471250349979.jpg

《官窑青瓷葵口盘》

9.jpg

1524471250871132.jpg

《定窑龙口执壶》

10.jpg

1524471250214155.jpg

《定窑白釉印花牡丹花口碗》

11.jpg

1524471250172739.jpg


12.jpg

1524471250245184.jpg

《芦雁图》


芦雁图是清代著名花鸟画画家边寿民的传统题材作品之一。

13.jpg

1524471250139614.jpg

《定窑印花孔雀牡丹纹盘》


定窑烧造白瓷始于唐代,虽然唐代以邢窑白瓷最负盛名,但定窑白瓷精品堪与邢瓷相媲美。到了宋代定盛而邢衰,人们遂只知有“定”而不知有“邢”了。定窑白瓷之所以能够取代邢窑白瓷显赫于天下,一方面是由于它在色调上属于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微闪黄,给人以温润恬静的美感;另一方面定窑白瓷上运用了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将白瓷从素白装饰推向一个新阶段。元代刘祁在《归潜志》一书中曾有”定窑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的赞誉。

14.jpg

1524471250863482.jpg

《水晶罐》

15.jpg

1524471250198235.jpg

《曲径蒜头瓶》

16.jpg

1524471250491864.jpg

《蒜头瓶》

18.jpg

1524471250428282.jpg

《犍陀罗》

19.jpg

1524471250280723.jpg

《建窑酱釉兔毫纹盏》

20.jpg

1524471250303430.jpg

《玉舞人佩》

21.jpg

1524471250418184.jpg

《青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

22.jpg

1524471250532205.jpg

《明白玉嵌宝带盖罐》

23.jpg

1524471250141065.jpg

《“子冈款”玉竹节式臂搁》

24.jpg

1524471250198096.jpg

《彩陶双鱼纹钵》

25.jpg

1524471251375533.jpg

《青花釉里红莲塘游鱼纹高足碗》

26.jpg

1524471251683975.jpg

《青花龙凤纹葵式洗》

27.jpg

1524471251839905.jpg

《服方尊》

28.jpg

1524471251355271.jpg

《青花五彩龙凤八方盘》

29.jpg

1524471251563206.jpg

《嵌宝石白玉盒托》

30.jpg

1524471251918946.jpg

《珊瑚魁星点斗盆景》

31.jpg

1524471251190682.jpg

《定窑瓜式提梁壶》

32.jpg

1524471251635913.jpg

《镂空点翠镶珠冰梅纹指甲套》

33.jpg

1524471251362898.jpg

《毛公鼎》


毛公鼎铭文长度接近五百字(有497字、499字、500字三说),在目前所见青铜器铭文中为最长。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最后颁赠命服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34.jpg

1524471251324144.jpg

《镶宝金手镯》

35.jpg

1524471251205136.jpg

《银镀金点翠嵌珠宝荷叶耳坠》

36.jpg

1524471251657347.jpg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龙凤纹佩》《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谷纹璧》

37.jpg

1524471251537967.jpg

《斗彩花蝶杯》

38.jpg

1524471251775379.jpg

《五彩莲塘鸳鸯纹盘》

39.jpg

1524471251800230.jpg

《甜白釉莲花纹梅瓶》


甜白是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尤其是脱胎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大约需要几十道工序。甜白釉釉极莹润,能照见人影,比枢府窑卵白釉有更加明显的乳浊感,给人以温柔甜净之感,所以又称“葱根白”,素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之誉。

40.jpg

1524471251289866.jpg

《甜白番莲纹碗》

41.jpg

1524471251752784.jpg

《坐佛》

42.jpg

1524471252223442.jpg

《松石绿釉杯》

43.jpg

1524471252843090.jpg


《海蓝宝碧玺坠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