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 张子正蒙 > 中正篇第八
中正篇第八
中正然後貫天下之道,此君子之所以大居正也。蓋得正則得所止,得所止則可以弘而至於大。樂正子、顏淵,知欲仁矣。樂正子不致其學,足以偽善人信人,志於仁無惡而已;顏子好學不倦,合仁與「27」智,具體聖人,獨未至聖人之止爾。
學者中道而立,則有〈仁〉(一)以弘之。無中道而弘,則窮大而失其居,失其居則無地以祟其德,與不及者同,此顏子所以克己研幾,必欲用其極也。未至聖而不已,故仲尼賢其進;未得中而不居,故惜夫未見其止也。
大中至正之極,文必能致其用,約必能感而通。未至於此,其視聖人恍惚前後,不可偽之像,此顏子之歎乎! 可欲之謂善,志仁則無惡也。丈旗缎模ǘ?┲?^信,充內形外之謂美,塞乎天地之謂大,大能成性之謂聖,天地同流、陰陽不測之謂神。
高明不可窮,博厚不可極,則中道不可識,蓋顏子之歎也。
君子之道,成身成性以為功者也;未至於聖,皆行而未成之地爾。 大而未化,未能有其大,化而後能有其大。
知德以大中為極,可謂知至矣;擇中庸而固執之,乃至之之漸也。惟知學然後能勉,能勉然後日進而不息可期矣。
體正則不待矯而弘,未正必矯,矯而得中,然後可大。故致曲於照撸?刈兌?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