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江湖-侠客行-后记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2760次日期:2018-10-02 16:07:11

后记
 
  由于两个人相貌相似,因而引起种种误用会,这种古老的传奇故事,决不能成为小说的坚实结构。虽然莎士比亚也曾一再使用孪生兄弟、孪生姊妹的题材,但那些作品都不是他最好的戏剧。在侠客行这部小说中,我所想写的,主要是石清夫妇爱怜儿子的感情,所以石破天和石中玉相貌相似,并不是重心之所在。
  一九七五年冬天,在明报月刊十周年的纪念稿明月十年共此时中,我曾引过石清在庙中向佛像祷祝的一段话。此番重校旧稿,眼泪又滴湿了这段文字。
  各种牵强附会的注释,往往会损害原作者的本意,反而造成严重障碍。侠客行写于十二年前,于此意有所发挥。近来多读佛经,于此更深有所感。大乘般若经以及龙树的中观之学,都极力破斥烦琐的名相戏论,认为各种知识见解,徒然令修学者心中产生虚妄念头,有碍见道,因此强调无著、无住、无作、无愿。邪见固然不可有,正见亦不可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皆是此义。写侠客行时,于佛经全无认识之可言,金刚经也是在去年十一月间才开始诵读全经,对般若学和中观的修学,更是今年春夏间之事。此中因缘,殊不可解。
  一九七七年七月
(原文来自金庸全集;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旅游网;2018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