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渔家傲.清明
作者;李恩利
竹隐村舍二三户,
云淡祭烟四五柱,
正午后,
纸钱飘零过野渡。
雨声数点风约住,
晴光几缕明碧树,
荒冢处,
野径新开断魂路
2、清明节《祭母》
作者:/陈瑞峰
清明时节念故人,
踏青上坟祭母亲,
愿母含笑九泉下,
教诲始终记在心,
养育之恩未报尽,
可惜阴阳隔世人,
如有来世再报恩。
3、虞美人·汉风台
作者:田威虎
汉风台上思如线,
空谷生幽怨。
一堆帝土越千年,
古墓残垣,婕妤舞翩翩。
杜陵古道笛声远,
雾重松林暗。
石榴花下醉中眠,
生死徒然,世事总难全。
4、回家祭祖
作者:海纳百川
翠柏绿柳三月天,
春风春雨倒春寒,
清明祭祖齐出动,
叩首作揖化纸钱,
无题
作者:乔虎
谁在春雨插菊花,
松柏树下飘白纱,
炮竹一声多起伏,
断魂桥上有爹妈!
(鼓励)
5、如梦令.清明
作者:菩提花开
雨落红消春暮,
陌头青烟处处,
多少英雄故事,
转眼一抔黄土,
何苦,何苦,
功名利禄且住!
6、清明
作者:虚无
斜风细雨花缤纷,
乡野泛绿草色新。
冢添新泥飘彩絮,
焚香化烟寄思情。
7、传承
作者:墨趣
传统清明祭祖坟,
手捧鲜花献阴灵。
祖先含笑九泉下,
世上新人赞旧人。
(鼓励)
8、《清明祭》
文/马林
杏雨梨花霏,
桃红烛燃泪。
清明思故里,
遥祭愁伤悲。
9、清明感怀
作者:吕西安
年年寒食梨花霏,
岁岁绵山祭忠魂,
先辈开元多磨难,
家国情怀神州泪。
10、清明.苏土
作者:长缨在手
雨锁秦巴路泥泞
雾漫溪涧山无踪
梦里踏青几多回
移步还乡却成空
血浓于水忆亲情
阴阳相隔难重逢
谁使阎王夺亲魂
何故碍吾祭祖宗
附:寒食及清明的故事
春秋,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鄙视争功讨赏,他打好行装同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又发现一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正是感恩,我们清明节上坟祭祀先祖,就是沿袭这种感恩的精神。
然而,中国的清明节对感恩,好像专注了那些死去的先人,却没有对活着的,对自己有恩的人,似乎将更多、更重要的感恩淡化了。
一个充满感恩的社会,备尝了自己艰辛的民族,明白报恩的人才能珍惜现实,珍视历史,敬重别人,敬畏公德!
感恩节,在中国就是清明节,我们在感恩逝去的历史和人的同时,更应该感恩那些有益于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人。真希望清明节对于中国人,不仅仅是祭祀,更重要的是感恩!感恩逝去者,更感恩活着的亲人、朋友及陪伴在你左右之人!
(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生活旅游网;20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