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共读-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宋代:黄庭坚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2703次日期:2018-12-09 21:02:35

渔家傲·三十年来无孔窍
 
宋代:黄庭坚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看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被桃花笑。
 
创作背景
  此首作于元丰三年庚申(1080年),是年黄庭坚改官知吉州太和县。秋,黄庭坚自汴京归江南,经江宁(今南京市)时遇到江口阻风,黄庭坚突然顿悟禅宗佛法,故效仿宝宁勇禅师作《渔家傲》来阐述顿悟的法门。
 
赏析
 
  这首《渔家傲》援禅家语入词,以增加其理趣。所演绎的是南岳临济宗福州灵云志勤和尚的故事。
 
  首三句,讲灵云三十年茫昧混沌,几番出入于迷悟之间。最后一见桃花,终于参悟。此用来比喻灵云三十年来的不彻不悟。得眼迷照,是说灵云几次将悟还迷。佛家有五眼之说,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其中肉眼和天眼只能看见世间虚妄的幻象,慧眼和法眼才能看清事物的实相。因此,此处的眼,当指慧眼或法眼。参学了的了,作完成讲。
 
  下面两句讲灵云参悟的境界。呈法要即是得佛法的意思。无弦琴,用陶渊明故事。(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萧统《陶靖节传》)。黄庭坚以此作比,意阐释至法无法的禅理。
 
  词的下片,由灵云之事生出感想,这里所着重阐扬的,仍是顿悟之说。黄庭坚看来。灵云三十年的蹉跎,是大可不必的。因为他身上,顿悟之中尚有渐的痕迹。诗的末句所揭示的就是纵横自如,纯任本然的意境。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原文来自古代诗文;整理 :吕西安;大秦岭文化旅游网;2018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