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指点虚无征路
宋代:秦观
指点虚无征路,醉乘斑虬,远访西极。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玉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尘域?正火轮飞上,雾卷烟开,洞观金碧。
重重观阁,横枕鳌峰,水面倒衔苍石。随处有寄香幽火,杳然难测。好是蟠桃熟后,阿环偷报消息。在青天碧海,一枝难遇,占取春色。
译文
我们骑着斑驳的虬龙,一起指点着虚无缥缈的前方,准备去访问西方极远之地。正好赶上一场天风吹过,吹散了满天的寒雾。这样就更好行路了。迎面走来华山神女,她们笑着说:这儿有多好,你们何苦淹留在尘世呢?正谈着话,只见一轮红日升起,顿时满天云雾散开,露出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
往上看,层层楼台亭阁,依山势而起伏;往下看,一水如镜,倒映出青碧色的山石。到处可嗅到奇异香味,看到幽幽的火苗,也摸不准是有多深多大。蟠桃三千年一熟,吃后可长生不老,王母娘娘轻易不许人,所以阿环就悄悄地透露给我们消息:你们正赶上了好时候。听到此消息,我们就开始寻找,可任凭走遍青天碧海,也找不到一枝充满春色的蟠桃。
注释
1、雨中花:此词盖作于宋元丰三年(1080年)。本年,《永乐大典》卷二三九九《苏颖滨年表》谓苏辙有高邮别秦观诗,扬州五咏、游金山诗。少游亦有《和游金山》诗。词中所写梦境,多与金山相似。
2、虚无征路:虚无缥缈的神仙之路。指点句:语本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征路。
3、班虬(qiú):同斑虬,古代传说中的杂色龙。《楚辞·离骚》: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玉逸注:有角曰龙,无角曰虬。洪兴祖补注:虬,龙类也,《说文》云龙之有角者。
4、西极:西方极远之地。《楚辞·离骚》:朝发初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洪兴祖补注:《上林赋》云:左苍梧,右西极。注引《尔雅》:西至于豳国为西极。又引《淮南》曰:西方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案:此指神话中的西方仙境。《列子·周穆王》: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
5、玉女明星:神女。《文选》张衡《思玄赋》: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刘良注:玉女,太华神女。明星,李白《古风》第十九首: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或以明星、玉女为一人。《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引《集仙录》: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6、淹:滞留。
7、尘域:尘世、人间。佛家以声、色、香,味、触、法为六尘,因称现实世界为尘域。宋韩驹《次韵参寥》诗:何当与子超尘域,下视纷纷蚁磨旋。
8、火轮:指太阳,韩愈《桃源图》诗: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上客心惊。方世举注引《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轮。
9、洞观金碧:谓道家洞府极为辉煌。《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西域乌场国胡沙门僧昙摩罗所立也。……佛殿僧房,皆为胡饰,丹素发彩,金碧垂辉。唐权德舆《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之一: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
10、观阁:寺观殿阁。
11、鳌(áo)峰: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魏曹植《远游》诗:灵鳌戴方丈,神物俨嵯峨。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
12、苍石:山石。
13、蟠(pán)桃:传说中的仙桃。据《海内十洲记》载:东海有山名度索山,上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曰蟠木。《汉武故事》: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五枚与帝,桃甘且美,帝欲种之。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后遂传说王母诞辰有蟠桃会。
14、阿环:仙女名,即上元夫人。《汉武内传》: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于宫中,遣侍女郭密香与上元夫人相问,上元夫人又遣一侍女答问,曰:阿环再拜,上问起居。俄而夫人至,年可二十余,天姿精耀,灵眸绝朗,向王母拜,王母呼同坐北向。母敕帝曰:此真元之母,尊贵之神,女(汝)当起拜。李商隐《曼倩辞》: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窥阿环。
15、任青天碧海:原作在天碧海,不合律。《词律》卷七杜文澜补注:又在天碧海句,天字上空一字,《淮海集》作任青天碧海,均应改补。《词谱》作在青天碧海,况周颐《蕙风词话》校改云:应作任,是。龙榆生师苏门四学士词《淮海居士长短句》作任青天碧海,从之。 ▲
创作背景
宋元丰三年(1080年),鲜于侁(shēn)为扬州守,邵光为扬州从事,皆与少游友善。是岁苏辙(子由)受兄长苏轼乌台诗案的牵连,谪赴筠州(今江西高安),中途经高邮,与少游相从数日。随后苏辙有《陪彦瞻游金山》诗,鲜于侁与秦观少游亦有和诗。
赏析
上片词人展开丰富的想像,写他在天上遨游。虚无,道家指道之本体。《庄子·刻意》云: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家之质也。也就是词人在《浩气传》中所说的虚形万物所道谓之道。按此句实乃本之于扬雄《太玄经》,范望注之云:虚,空也。空无形象而万物由之而出,故谓之道。通俗地讲,就是虚无缥缈的境界。
词人出游之前,眼望空中,一切皆无。及至醉乘班虬,远访西极,便出现了光怪陆离的奇妙景象:被天风吹落的纷纷雪花,弥漫整个空中,白茫茫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出了两位仙女玉女和明星满面含笑向他迎来。接着一轮红日飞上天空,云开雾散,出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洞府。词人展开了想像,在艺术的天地里自由翱翔,波谲云诡,气象万千,令人目不暇接。这样的游仙思想,词人在五十岁时所写的《反初》一诗中,也作了详细的描述。他说:昔年淮海来,邂逅安期生,谓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心将虚无合,身与元气并。陟降三境中,高真相送迎。他从道家思想出发,认为他在故乡淮海,曾与仙人安期生相遇,说他具有天生的仙风道骨,理当到太清仙境去游览(太清为道家三境之一)。在游三境时,他说果真有道行很高的人出来迎送。此诗与词除了艺术形式不同外,思想内容非常相似。诗中所写的安期生、高真,到了词中便改变了性别和姓名,成了玉女、明星和下片中的阿环;而诗中所写的太清、三境,词中便成为西极。
词之下片,紧承上片洞观金碧,进一步展开描写。换头五句,写一层一层的观阁,横枕在鳌峰上,山脚紧接水面,好像汪洋碧水紧紧地衔着巨大的苍石。鳌峰典出《列子·汤问》,说渤海中有五座大山,常随波上下,帝恐流于西极,使巨鳌十五举首戴之。上引鲜于子骏诗称一峰失所在,飞来大江心,本以称誉金山,这里又被词人还原为神山。带着浓郁的仙气。接着词人写随处有奇香异火,说明鳌峰上的重重观阁,祀有很多神仙,不少善男信女前来供奉香火。以上这些描写,莫不是镇江金山寺的真实反映。然而词人给它披上神秘的面纱,让人杳然难测。
好是二句,更直接取资于神话传说。尽管阿环贵为夫人,为尊贵之神,少游此处却把她当作偷报消息的侍女,这当是夸张之笔。
歇拍三句,较为费解。青天碧海,语本李商隐《嫦娥》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以这样认为,词人在天空漫游,虽遇明星、玉女和阿环,终非知己。一枝难遇,占取春色,是化用《荆州记》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与范晔诗:聊赠一枝春。一枝春,即一枝花。因为蟠桃熟了,无花可摘,故词人叹息一枝难遇。词之结尾,深寓感怆之意,值得细细涵咏。
此词除了想像奇特,语言夸张外,还很注意修辞炼句。如正天风吹落,满空寒白,不说雪,而从颜色与温度方面着笔,此乃未经人道之语,很有创造性。前人未解此意,误将白字连下玉字,合刻为皇字。直到清代黄荛圃才校曰:‘皇字应分作二字,白连上叶韵,玉连下女字为文。又水面倒衔苍石一句,也是造语精警,富有形象性。总之,此词境界开阔,气象恢弘,笔势飞舞,声情激越,与少游以婉约缠绵为基本特色的其他词作迥然有别,可称之为淮海词中的别调。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原文来自古诗文;整理 :吕西安;大秦岭文化旅游网;2018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