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共读-清平乐·夏日游湖 宋代:朱淑真

来源:大秦岭文化旅游网浏览:12588次日期:2018-05-23 13:01:51

清平乐·夏日游湖
 
宋代:朱淑真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随群暂遣愁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译文
夏日的西湖,苍青翠绿的湖光山色,烟萦雾绕撩惹人驻足。与恋人携手漫步在荷花盛开的湖畔小路,一瞬间洒下一阵黄梅细雨。
娇痴的情怀不怕人度猜,我和衣睡倒在他的胸怀。最是分手的时候,依依不舍流连徘徊,归来陷人愁苦的深渊,懒得走近那梳妆台。
 
注释
1、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2、恼烟撩露:恼人的烟雾,撩拨人的水露。欧阳修《少年游》:恼烟撩雾,拚醉倚西风。
3、须臾:片刻。
4、藕花:荷花。
5、一霎:一会儿。
6、猜:指责、议论。
7、分携:分手。
8、妆台:梳妆台。
9、睡倒人怀:即拥抱伏枕于恋人肩上。
 
赏析
 
  这首词是一篇叙事言情之作。是在记叙一次与恋人携手游湖的真实经历,同时刻画了一个感情生活异常愉快的少女形象。
 
  词的一开头道出了游湖的时间,是夏日的清晨,如烟一般朦胧的雾气和晶莹剔透的露球将消未消之时,作者用了一个恼字,一个撩字,便为留我须臾住找到了理由,呆了一会儿,才携手走上满开荷花的湖堤。一霎时工夫黄梅细雨下起来了。这种情景在江南的五六月间黄梅成熟季节是常见的景象,这时游湖。烟雨茫茫,格外增添一份朦胧的情趣。
 
  词的下片是写躲避细雨和作者当时的心态。娇痴不怕人猜转得好,朱淑真自是朱淑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和衣睡倒人怀六字,原作随群暂遣愁怀,是根据四印斋本校改的,因为上片有留我须爽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上句又有娇痴不怕人猜故改作和衣睡倒人怀’’才相应,如果是随群暂遣愁怀便不好解释了。在黄梅雨降下之时,他们或许是躲避在树荫下,她的娇憨之态不怕别人猜度,干脆不解衣服睡倒在他的怀抱里。最令人难忘的是分手时的情景,待她回到自己家里之后,不想急忙去靠近梳妆台看自己的模样。真是千情百态,描绘尽致,沈际飞《批点草堂诗余四集》续集卷上选收此词时,将其与《地驱乐歌》相比较,那是一首刻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民歌:枕郎左臂,随郎转侧,摩捋郎须,看郎颜色。这是一位较为成熟的女性形象,不比此词所写两小无猜更有趣味。
 
  通过对此词的欣赏,似乎更加理解作者婚后之孤独生活带给她的苦闷,对她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折磨,难怪她独对孤灯恨气高(《闷怀》)。
 
创作背景
  朱淑真生活南宋程朱理学开始流行的社会,作者主动休夫,休夫回到娘家后。在娘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朱淑真再一次邂逅了少女时代的情人,并勇敢地与他重续前缘。她瞒着父母与情人有过几次来往,每一次都有诗词记载他们相处的过程,《清平乐·夏日游湖》就是其中一首。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203篇诗文
    (原文来自古诗文;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旅游网;2018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