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之与关中书院
实心悟道问良知,号脉关学长见识。
立命千年为世范,常存壮志不嫌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关学创始人,宋朝理学家张载的一句话,也成就了关学延续千年文化的核心理念。
张载活跃的时代,是中国人文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苏轼、苏辙、欧阳修、范仲淹等等,都是他的同僚。文学方面的造诣,张载或许不是很出色,但是他在哲学思想上的建树,却也算是独树一帜。
关学之所以有这个称呼,也是因为张载的横渠书院在陕西关中,他的后世弟子们便形成了关学圈。后来人里,也有个出名的,叫做李颙,又称李二曲。
生于明末清初的乱世,李二曲的经历就多了几分悲壮。受家境所困,他基本靠自学成材。也许正是因为自学成材,他的见解反而多了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与众不同的见识,让他在清初的知识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至少,他在誓死不做清朝官员,也不给康熙想要见面机会的问题上,让汉族学子深感倾佩。
他的出现,让关中学院重现张载时期的辉煌。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不便的年代,他授课时动辄上千观众的情形,为国学文化的传承作出巨大的贡献。
尽管以儒学为核心内容的关学一派近代开始没落,但是,他实践观,崇尚实用的理念,却为近代文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古城西安,明清时期陕西的高等学府,关中书院的变迁
关中书院位于古城西安大南门里书院门内,在我国明清时期是陕西文化学习研究高等学府,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更换了许多名称:陕西第一师范学堂、西安第五中学、西安文理学院,直到现在的西安幼儿师范学院)。后恢复关中书院称号并加以保护。
(原图文来自: 吾真 华商论坛;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生活旅游网;2017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