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书院与书院门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2865次日期:2020-11-07 15:59:05

                    关中书院之与书院门
关中书院具有四百年的发展历史,也是关学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是古代书院的山长与教授给儒生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场所,如今依然古木成荫,院落纵深幽远,以一条青砖铺就的主干道为中轴,两边整齐排列的几进古典建筑错落有致,古风十足,多数建于清代。随处可见的石碑楹联,是书院内一道独特的风景,而比起这些楹联来,那些参天的古树,便显得更为珍贵,多是经过上千年的岁月,有的已经中空,但却依然挺立在书院中焕发着勃勃的生机。
书院的大讲堂允执堂座落于四棵古槐之下,与古槐一样散发着古老岁月的气息。允执堂取儒学中允执厥中之句,有遵守中庸之道的意思。据说当年这里曾经半亩方塘,万卷圣书,不知孕育了多少齐家治国的关中学子,而这一切,都源自西安历史上一位名人冯从吾先生。
一、关学大儒-冯从吾
冯从吾,明朝末年京兆长安人。明神宗万历年间考中进士,官任监察御史。冯从吾为官清廉,不媚权贵,即使是在皇帝面前,他也敢直言不讳,指出皇帝终日在宫中饮酒作乐而置国家大事于不顾,宋朝皇帝脑羞成怒,自然乌纱也难保了。
 
被免官的冯从吾回到了家乡,从此开始了他的讲学生涯,他在一个叫作宝庆寺的地方为关中学子讲授儒家经学。这一讲便是十七年,到了万历三十七年,当时陕西的最高行政长安汪可受服膺于冯从吾的品格与学术,又见他暂借寺中讲书条件过于简陋,便下令将寺东的一片名叫小悉园的园林,改建为关中书院,讲堂、号舍、亭台方池齐备,得为书院置公田,未及数月,焕然成一大观矣。已见书院当时之规模。
 
天启五年,因为阉党魏忠贤诬陷镇压东林书院一帮文人而累及关中书院,于公元1626年的12月被毁。
 
到了清康熙五年,西安知府叶承桃扩建了关中书院。康熙十二年,被称为海内大儒的李顒,受当时陕西总督之邀,开始在书院讲学,一时德绅名贤,进士举贡、文学子衿之众,环阶席而侍,听者几千人。这是关中书院自冯从吾以后,再度复兴之状。
 
关中书院在历时几百年的时间里,成为明清两代关中地区的最高学府,名人争至,桃李争辉,更为陕西培养了无数的人才。著名的康有为公书上车,陕西参加了五十多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关中书院的学子。
 
直至晚清西学传入中国,为了适当时代的发展,陕西当局将关中书院改办为陕西师范学校,至此,关中书院淡出历史舞台,然而书院的精神却一直被留传了下来。汇人间群书博览之,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正如书院门楹上的对联所书,教书、育人、齐家、治国,在古木成荫的校园里,这种精神源远流长,沉淀于陕西文人的血脉之中,成为陕西文化的灵魂。
 
二、书院门
 
由西安的地标建筑钟楼一路南行,在南大街的最南端,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虽然叫作书院门,其实这里并没有门,而是一条街,街口一座古韵十足的牌楼,上写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隐含了这条街上的两大重要地标,一是上面所讲的关中书院,另一个是文化街尽头的碑林博物馆(西安古文庙)。
 
书院门的形成离不开碑林,也离不开关中书院。大约在是宋代,那时候还只是有人用宣纸在碑林里拓片,再拿出来卖,结果生意大火,捎带着出售文房四宝的店铺,也都逐渐地聚集于此。到了明以后关中书院渐成规模,而历届的科举考试也在这里举行,为了方便应试的学子们食宿,书院门开始出现茶房、酒肆和客店,逐渐形成了西安城内独一无二的文化集中地。
 
通过西安城繁华的南大街,突然置身于这条古木成荫的小街,顿觉幽静而古朴。青石的街面与红砖绿瓦的中式建筑古意盎然,而悬挂在街两旁大小不一的湖笔,以及散发着淡淡香气的宣纸,如林如海一样地铺满着这条小街。这里的店面多以经营文房四宝为主,随意走进一家小店,古色古香的镇纸、砚台静静地陈放于柜台之中,有如饱经风雨的老人沉静而安详;各种宣纸堆放在货架上,多而不乱;那各色的毛笔啊,或是成捆的扎在青花瓷的笔筒里,整整齐齐一溜儿地排列开,或是垂挂于柜台之上,小到细如筷头,大到粗如墩布;还有精美的墨锭,雕刻着各色的图案,或兰或竹,或龙或凤,无不流露着东方文化传统而古老的艺术气息。(原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整理:吕西安;如有版权之争,请及时联系删除(邮箱:cnssyyw@163.com); 大秦岭文化网;20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