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兴善寺

来源:大秦岭旅游网浏览:13129次日期:2017-01-07 18:41:06

西安大兴善寺

 

                                                        

         西安大兴善寺是我国隋唐皇家寺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长安路小寨兴善寺街道,是我国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隋唐时期长安三大译经场所之一,据《长安志》记载: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
 
         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开皇年间扩建西安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兴二字,取坊名善字,赐名大兴善寺至今。
                                                                                                            
 
隋开皇年间,印度僧人阇那崛多、达摩笈多等先后来到长安,于大兴善寺译经弘法。
 
唐开元年间又有印度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先后驻锡本寺,翻译经典,设坛传密,再经一行、惠果传承弘扬,形成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宝库――唐密宗,后又经空海、最澄等传之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大兴善寺兹后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佛教唐密祖庭。
 
1956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
 
2015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陪同印度总理莫迪参观大兴善寺。
 
                                                          
    历史变迁
 
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265年289年),初称遵善寺。
 
北周明帝宇文毓在原址为岳父建造陟岵寺,陟岵之名源于《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后因以陟岵为思念父亲之典。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诏建大兴城,敕令迁寺于新都,命为国寺。因隋文帝在北周时原为大兴郡公,而寺址位于靖善坊内,故取大兴二字和靖善坊的善字命名。
 
   《长安志》载:寺建成后,其正殿崇广为京城之最,制度与太庙同。大兴善寺开山祖师是灵藏大师,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布衣知友,同时任隋朝管理全国僧尼事务的昭玄都僧官。后昭玄统僧猛、继任昭玄统昙延及其随员等均住本寺。开皇七年(587年),召慧远、慧藏、僧休、宝镇、洪遵、昙迁入京为六大德,并有僧众300余人入寺供养,令其为国行道。寺又创设译场,隋开皇时先后有那连提黎耶舍、阇那崛多、达摩笈多、彦琮等译经于此。唐时寺在长安城内靖善坊。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太宗令以波颇主寺内译场。
 
唐中宗神龙年间,韦后追赐其父为酆王,改大兴善寺为酆国寺,唐睿宗景云元年,复旧。
 
唐玄宗开元四年至八年(716年720年),密教僧人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在大兴善寺翻译密籍500余部,大兴善寺为长安三大译场之一,也成为中国佛教密宗圣地。日僧多有来此寺中住学者,圆仁、圆珍等人即于本寺受传密教,将密宗传播至海外。 
 
 唐代有很多诗人也为大兴善寺留下了著名诗篇。
                                                                                                                                                                                         
 卢纶《题兴善寺后池》中:隔窗栖白鹤,似与镜湖邻。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岸莎青有路,苔径绿无尘。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
 崔涂《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期不至》:青青伊涧松,移植在莲宫。藓色前朝雨,秋声半夜风。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5]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著名密教高僧不空住持本寺。不空为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帝师,又曾与寺内行息灾咒法,设灌顶道场与戒坛,在华夏首开灌顶之风。此后大兴善寺与青龙寺并称为密教之中心道场,一行和尚也住寺中研习天文数学并密法。
 
唐武宗会昌灭佛时,寺院损毁,至五代时,僧人被勒令还俗,从此一蹶不振,世几不闻寺名。唐末诗人郑谷在《题兴善寺》诗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藓侵隋画暗,茶助越瓯深。巢鹤和钟唳,诗僧倚锡吟。烟莎后池水,前迹杏难寻。
 
宋元时期,大兴善寺一直很冷寂,直到明清德满禅师才在此鼎新梵刹。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云峰禅师居大兴善寺,脩造了殿堂和钟楼,弘扬禅宗。
 
清朝时经过三次较大规莫的脩葺,第一次是清顺治五年(1648年),僧人麸斋脩建了住持室、大雄宝殿以及禅堂廊庶,面貌一新。
 
第二次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川陕总督笔贴式、平安纳等集资,先後脩建前殿、钟鼓二楼、大殿、十王祖堂、弥勒殿等建筑,前後约十年才完工。
 
清同治年间,寺院建筑再次被毁,仅存钟、鼓楼和前门。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太虚法师和于斌、冯玉祥等人组织了中国宗教徒联谊会,并於1945年在大兴善寺创设了世界佛学苑巴利学院。
 
1955年,政府拨款全面大修。有殿堂五进,配以廊庑僧寮,规模为西安今存众刹之首。
 
1956年为保护佛教名胜古刹,政府拨款对大兴善寺进行了大规模整脩。由卧龙住持朗照任住持,慧雨任监皖。他们与卧龙、慈恩、庄严四寺合并,祖成了农业社,十多名僧人拥有四十多亩土地。
 
1984年4月,陕西省佛教协会接管大兴善寺,用半年时间修复殿堂、僧房41间,并重塑破毁佛像,翻整了二十余亩荒地,修剪绿篱一千余米,增加盆花六百余盆,植黄杨、冬青、刺伯等三万株美化环境,并新建了一百二十平方米的服务部,购置了一批接待用品,使大兴善寺面貌大为改观,1985年,大兴善寺成为西安市佛教协会的会址所在地。
                                                                                                                                                                               
 建筑格局
 
隋朝扩造的大兴善寺在大兴城靖善坊内,与玄都观隔街相对,气势宏伟。《长安志》卷七载:
 
(大兴善寺)寺殿崇广为京之最。号曰大兴佛殿,制度与太庙同。《辩正论》卷三详细地描绘了大兴善寺的碧瓦飞甍,金殿巍峨的气派。
 
根据《续高僧传》中记录的大兴善寺大殿铺基十亩的描述,并以其平面尺度为基础,参考唐代文献中描述的与大兴善寺对应的皇家道观玄都观中有百亩中庭,推测大兴善寺大殿中心庭院,亦有接近百亩的规模。
 
大兴善寺整个寺院占地约120余亩,殿堂、僧舍243间,总体规划突出了佛教寺院的特点,以佛教建筑为中心,形成南北平行的三条轴线。主要建筑沿正南正北方向呈一字形排列在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东西禅堂,法堂等。
密宗祖庭    
在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密宗是最后一个形成的全国性大宗派,法系一直传承至今,繁荣于大兴善寺的唐密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
 
唐开元八年(720年),金刚智及其弟子不空传入《金刚顶经》,由不空译出,从而把密教全盘输入中国,形成了佛教大宗派。
 
唐武宗灭佛,中原密宗日渐式微。804年日本僧人空海入唐求法,在西安青龙寺拜惠果为师,回国后开创了日本真言宗(即密宗)。空海的师父惠果,是兴善寺传教的不空的弟子,空海不仅在日本东大寺创立了日本佛教的东密,并创造了日本文字,号弘法大师。因此,大兴善寺也被认为是日本佛教密宗的祖庭。[12] 
 
后密宗传至韩国、再传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流布广泛,影响久远,而大兴善寺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佛教唐密祖庭。[15] 
 
首开灌顶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应不空所请,唐肃宗在大兴善寺设置灌顶道场。灌顶之法,在古印度是国王即位仪式,将四海之水用四宝瓶盛之,由国师灌於国王头顶,象徽国王权力四海无边,国家兴盛。佛教密宗效法此举,当僧人嗣阿闍梨位时结坛灌顶,称授职灌顶,此外还有结缘灌顶,息灾灌项,成就灌顶等等,从而在华夏首开灌顶之风。
 
国立译经馆
 
大兴善寺是隋朝第一所国立译经馆。着名的开皇三大师耶连提黎耶舍、闍那崛多、达摩笈多都相继为译主,开创了隋朝一代佛经翻译。耶舍主译佛经约8部、23卷,有《百佛名经》、《莲华面经》等;崛多共主译佛经引31部、165卷,主要有《文殊师利行经》、《佛本行集经》、《贤护菩萨经》等;笈多久住兴善寺,主译经论7部22卷。这三位从古印度远道而来的高僧,对中国佛典翻译做出了很大贡献。
 
寺院文化
 
《辩正论》卷三:大启灵塔,广置天宫,像设凭虚,梅梁架迥,壁挡曜彩,玉额含辉,画拱承云,丹护捧日,风和宝铎,雨润珠幡,林开七觉之花,池漾八功之水。召六大德及四海名僧,常有三百许人,四事供养。
 
六大德是指隋文帝从全国各地沼请到大兴善寺的六位高僧,他们是:慧远、慧藏、僧休、宝镇、洪遵和县迁。大德一词来源于印度,指修行有成就的僧人。中国用大德来封号僧人就是从大兴善寺这六大德开始的。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学问僧空海入唐求法,在西安青龙寺拜惠果为师,回国後开创了日本真言宗(即密宗)。1985年10月,日本空海大师同志会为纪念空海示寂一千一百五十周年,向真言宗的发祥地大兴善寺敬献了这尊青铜地藏菩萨立像。1985年10月25日,大兴善寺隆重举行了地藏菩萨像奉安开光仪式,由167人组成的日本空海大师同志会友好访华团参加了法会。(整理:大秦岭文化旅游网  电话:0915-6828178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旅游网;电话:0915-6828178;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