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的历史变迁

来源:大秦岭文化网浏览:13261次日期:2017-03-08 15:07:55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800年历史,为陕西省著名的皇家寺院
 
       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佛圆寂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佛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土缘得十九,扶风得佛指骨舍利,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名阿育王寺。
公元555年,西魏岐守拓跋育扩建寺域,开启塔基,供养舍利。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称成实道场,仁寿二年(602年)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瞻礼。唐高祖李渊武德七(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唐贞观年间曾三次开塔瞻礼舍利,并改建为四级木塔。高宗显庆年间建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占地3000亩,规模宏大,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
据史载,法门寺舍利塔地宫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
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朝野轰动,盛极一时。咸通十五年(874年)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恭送舍利时,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陀罗结坛供养。
       宋代法门寺承袭了唐代皇家寺院之宏阔气势,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即可日浴千人。宋徽宗曾手书皇帝佛国四字于山门之上。金元之际,法门寺仍是关中名刹,藏经碑中有寺僧抄写大藏经5000卷之记载。金人也刻诗碑盛赞其寺塔:三级风檐压鲁地
九盘轮相壮秦川。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衰落。明隆庆三年(1569年),历经数百年的
唐代四级木塔崩塌。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年),地方绅士杨禹臣、党万良等捐资修塔,历时30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高四十七米,极为壮观。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扶风官绅整修维护。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爱国志士朱子桥先生集资修寺护塔。文革期间,红卫兵掘塔,良卿法师自焚护宝,免其一劫。
       1981年8月,法门寺宝塔半边坍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次年夏历四月初八,在清理旧塔基时,佛指舍利及唐代2499件稀世珍宝面世。1988年11月,法门寺重修开放暨瞻礼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大法会隆重举行,法门寺院、法门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法门寺建成开放后,佛指舍利先后应邀赴泰国、台湾、香港、韩国等地奉瞻,所到之处,万人空巷,轰动一时,成为世界佛教文化交流的盛事。
       2001年,新规划建设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景区分为佛文化展示区和综合服务区两部分,其中佛文化展示区分佛、法、僧三区,呈品字形布局,核心建筑合十舍利塔高148米。
       2009年5月9日,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隆重举行,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佛指舍利从此永久安奉于合十舍利塔中。
       2014年10月16日,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在法门寺隆重举行。
      1、汉:汉末建塔
      塔,俗称宝塔,亦曰浮屠,源于古印度Stupa(音译窣堵坡),是藏佛教高僧舍利
和经卷的砖木建筑。东汉桓帝刘志(公元147167在位)、灵帝刘宏(公元168188在位)期间,本寺因供奉佛指骨而建灵塔,初形失考。距蔡愔、秦景二人从西域白马驮经在洛阳建中土第一座佛刹白马寺约100年。乃陕西第一座寺院,因称关中塔庙之祖。
        2、西魏:西魏弘法
       东汉之后,三国鼎立,本寺所在之地为魏蜀鏖战之所。公元535年至557年,史称北朝西魏。
      公元555年,西魏恭帝拓跋廓礼佛,岐阳太守拓跋育奉旨,开启塔基,重建木塔,扩建阿育王寺。僧人行丛林制,成为定式。法苑仪林,度一切苦厄。因拓跋育系西魏宗室,本寺在僧俗心中,秀峰独出。
       3、隋:隋立道场
      隋文帝杨坚在大兴城立隋后,以关中为京畿重地,崇佛佑国。公元583年,开皇三年,因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为鸠摩罗什在岐山太平寺、崛山寺译出而风行关中,自成一派,曰成实宗,该寺毗邻岐山,因名成实道场。602年,隋文帝仁寿二年,右内史令李敏奉旨在佛教节日,开塔瞻佛祈福,为官府醮礼之正仪范式。
        4、唐:唐帝礼佛
       公元625年,唐高祖李渊敕建并改名法门寺。唐太宗贞观年间三次开塔瞻礼舍利,并改建为四级木塔。唐高宗增修瑰琳宫二十四院。唐代先后有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迎送声势浩大,朝野轰动,皇帝顶礼,万民膜拜,盛极一时。
        5、宋:皇帝佛国
       北宋之世,中国政治中心东移中原,但该寺关中塔林领袖之地位并未式微。佛教有浴佛之习,为纪念九龙喷水诞佛祖,宋时每值4月8日佛诞日,该寺隆重诵经,仅浴佛院即可日浴千人,为民除疫,为国祈禳。宋徽宗赵佶亲书皇帝佛国金字匾镌刻山门。
       6、金、元:元藏真经
       宋室南渡,关中为金元割据。金人立诗碑、藏经碑,宣示礼佛之心。元僧手抄《大
 
藏经》达5000多卷,珍藏藏经楼,招远悦来,为华夏法林之珍。元人以八思巴为国师,奉黄教为国教,该寺因缘得慧,承赐良多。
       7、明:明修砖塔
       明代法门寺更受推重。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法门寺铸大钟,自后法门晓钟成为扶风八景之一。1569年,明穆宗隆庆三年,唐塔倾圮。1579年,明神宗万历七年,绅士杨禹臣、党万良领衔修砖塔,历时30年,至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通高四十七米,塔身飞檐翘角,斗拱层出,雕刻神奇,艺术精绝。塔上铜塔刹上刻明万历三十七年造,此塔经历了其后402年风雨岁月。
        8、清:宗派合流
       清承明制,礼佛之隆,有逾前明。1654年,顺治十一年,关中地震,寺塔向西南微倾并首见裂缝,扶风地方官绅整修维护。此后200多年,因僧俗维护,塔体稳定,一柱擎天。法门寺分寺在东西南北四面近处遍建。僧尼分寺,信众广布。丛林仪轨,森严无垢,宗派界限,泯然无殊。
        9、民国:民国护宝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原东北军将领朱庆子桥居士奉命莅陕赈灾,组织民间集资修寺护塔。在加固塔基时,发现唐地宫,时逢乱世,寇患日亟。朱子桥居士隐而不发,封存地宫入口,加固塔基,勿使倾塌。隆礼延僧,法会如仪,为国祈福。法门寺地位骤升。夏历4月8日、12月8日佛事庙会,成为定例。民国多灾,粥厂与抗战募捐设于寺周。
       10、新中国:真身重光
       建国后,法门寺成法定称谓。在十年动乱期间,法门寺为多家单位借占。红卫兵掘塔,良卿法师自焚护宝,免其一劫。1981年法门寺半边坍塌,其一半向西南倾圮。198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决定重修法门寺塔,次年夏历4月初八,在清理旧塔基时,佛指舍利及唐帝供奉的稀世珍宝面世。1988年11月,法门寺重修开放暨瞻礼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大法会隆重举行。千年古刹,迎来再次礼佛高潮,海内外信众络绎不绝。佛指舍利曾至台湾及东南亚供奉,万人空巷,光被四表。
       11、法身永安
       法门寺因真身法相而独秀佛国,僧俗信众,不绝于道。旧有院落日现局促,为信众瞻佛及旅游之需,自2001年始,规划建设法门寺佛文化景区,历经十年。2009年5月9日夏历4月8日,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隆重举行,佛指舍利永久安奉合十舍利塔地宫,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正式开放,八方僧众,国内外游人,礼佛朝拜,络绎不绝。
       12、福缘际会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The World Fellowsfip of Buddists),自1950年创立以来,以普及佛
陀教义,推动世界佛教徒联合,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为宗旨,在世界法苑,召开过26届大会。公元2014年10月16日,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在法门寺隆重举行,全世界高僧大德殊胜因缘聚会,瞻仰真身,共沐佛光。2000年佛国古刹,得法苑空前之法喜殊荣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诚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祈世界永久和平。
 
      (原文来自法门寺旅游网站;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生活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