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心似月迥无尘,诗兴如天清更新。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吴承恩
当今社会,人们喜欢将佛学和茶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称作禅茶。尤其是在高收入及文化白领阶层,茶禅一味之说普遍流行。现代,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之中为生活而奔波的人们,或在激烈商海竞争中拼搏的精英们,寻求有一个定气凝神、安宁恬静的氛围,给自己一片反观自身,或轻松自在的时空。禅门茶禅一味的意境,为许多佛教信众乃文人雅士创造了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
于禅、于茶,于禅茶的主题,为广大信众津津乐道。中国佛教的禅学得到了极大的流传,并成为原为基督教文明一统天下的西方社会中一株绚烂的信仰奇葩。特别是最近几年,因为苹果手机和平板电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和理念,引发人们对其创始者乔布斯的普遍瞩目,更对其长期以来坚持禅修的举动深感惊叹。在禅学的故乡,广大的文人,则表现在文化层面上的士大夫情结的集体回归,并以茶禅一味作为其士大夫情结的具体寄托。同时,茶商们亦办起禅茶,为宏扬佛法道场尽心尽力。
禅茶文化渐渐地深入人心,人们学习禅茶文化陶冶情操、增加文化涵养,则茶禅一味带给世人普通基于喝茶之上的禅宗意味!
茶禅文化尽可以用之于修心养性,其终极的关怀目标是关乎于精神方面的彻底解脱和开悟,承载着深厚的宗教内涵。中国在唐宋时代的禅茶文化风行全国,全民斗茶,特别是茶禅一味之理通过佛教在传入日本后,成为的日本茶道之魂,发展普及,影响着中国禅茶研究者的思想。
当前,中国庙院的喝茶、茶汤之礼的流行,正是禅学、道学之与茶结合的可喜现象;人们日常生活中饮茶习惯的普及和对于佛学的致敬,是禅学选择茶文化、引茶文化入禅修实践的基础;茶道的盛行、茶具的讲究,士大夫阶层对茶礼的重视,茶宴、茶会、斗茶等的风行,是唐宋时代禅、茶结合的时代趋势;南禅一枝独秀的现实,以及平常心是道心等禅修生活化、日常化的倡导,使更多的信众品茶,礼佛,是禅茶一味最终的解释。
(原图文来自:法门寺 编辑:吕西安 大秦岭文化生活旅游网;2017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