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中的清净
1,悉以清净身意业,常修礼敬诸佛事。
2,我今悉以清净业,遍于法界极微尘,
3,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4,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5,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6,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7,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8,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9,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10,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11,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12,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13,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
附录:南怀瑾先生《圆觉经略说》摘录:
何为清净?
清净,清净是成佛第一步, 要想成佛,就是要得到本起清净因地法行,身心随时都在清净中,如此修行就可以成佛。假使心中有所求,想修道图清净,那就不清净了,必须摆脱这一念,才是毕竟清净。
如何发起清净心:
大彻大悟而成佛,这是真发心。发菩提心又叫发大悲心,真开悟了,才可以无我,才可以牺牲自我度一切众生。大悲心是菩提心的行用,菩提心是大悲心的体,那么,菩提心就是清净心。诸大菩萨虽然在大慈大悲中,自性却是清清净净的。菩提者觉悟者,悟道,得清净心,方可进入大慈大悲菩萨道。
菩提心是大悲心的体。
大悲心是菩提心的用。
清净心是菩提心的相。
佛眼看世间,一切众生皆在病中。
要如何才能却病呢?很简单,发清净心,就可以远离诸病。
(原文来自实修驿站,整理:吕西安;大秦岭文化生活旅游网)